立春過后就是春天了,,腸胃不好的人在春天總是特別難受,,潮濕又溫暖的空氣容易對事物造成不利影響,稍微一不注意的話,,都可能吃到變質的東西,,讓自己的腸胃深受其苦。面對這種狀況,,我們該怎么辦呢?
立春后如何養(yǎng)胃
首先從生活習慣上說,春天陰陽發(fā)生轉換,,晝夜發(fā)生偏移,,春季應該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晨起鍛煉也有利于胃的排空和舒張,,讓胃也進行早上的深呼吸吧,。勞逸結合,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同時還應該保持心情愉快、樂觀,,避免抑郁,、焦慮、生氣等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古人云:“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等,,講的就是因情志失調而發(fā)病,。
另外就是飲食了,胃病是典型的吃出來的疾病,,所以用食療的方法來養(yǎng)胃是很關鍵的哦!那么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么呢?應戒煙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過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飽失調,、飲食不規(guī)律等不良習慣;慎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如激素,、阿斯匹林,、保泰松、一些抗凝藥等;過于苦寒的藥物如龍膽草,、苦參,、黃連等,要慎用;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指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中醫(y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些食物中,,首推大棗和山藥。如果將大棗,、山藥,、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fā),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幾率,,因此非常適合春天食用,。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甘味的食物還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多吃一些。
下面教你中醫(yī)養(yǎng)胃方法
中藥調養(yǎng)護胃法:
常用的養(yǎng)胃中藥有茯苓,、白術,、黃芪、人參,、淮山,、薏米、靈芝,、黃精,、刺五加、沙參,、大棗,、甘草等。
針灸推拿法:
針推法是養(yǎng)胃的有效方法,,針灸能促進胃腸蠕動,,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亦可針刺足三里,,有顯著的養(yǎng)胃功效,。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兩手相疊,于上腹部作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動力和免疫功能。每天早晚兩次,,養(yǎng)胃作用顯卓,,能治病防病。
自然療法:
一是飲食調理,。
食宜清淡,、溫熱熟軟,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類制品,、粗糧等,令大便通暢,,脾胃和健。飲食要有節(jié)制和節(jié)度,。
二是精神調攝,。
情志刺激可損傷脾胃,,故調攝精神是養(yǎng)胃的重要條件之一,可用各種方法使情志怡暢,,如寄情于各種文藝,、書、畫,、花卉,、會友清談等,使精神愉快,,食欲旺盛,。
三是運動養(yǎng)胃。
適當?shù)倪\動有養(yǎng)胃健脾之功,,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而且能增強脾胃健運功能,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太極拳、太極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