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5個部位最怕冷,,對它們進行保暖防護尤為重要,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頭部,。頭為一身之主宰,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襲,,易引發(fā)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jīng)痛等。頭部還是最不善于留住熱量的部位,。研究發(fā)現(xiàn),,靜止狀態(tài)不戴帽子的人,在氣溫15℃時,,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氣溫4℃時,占60%,。所以,,天越冷越要給頭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蓋住前額的,。頭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應先到室內(nèi)慢慢消汗,,避免冷風直吹,。此外,每天清晨梳頭百余次,,使頭皮微熱,,有利于頭部經(jīng)絡氣血通暢,促進諸陽上升,,氣血不衰,。
雙腳。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腎和脾胃的經(jīng)脈都起源于腳,但由于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jīng)的“路程”最長,,血液供應往往不足。自身熱能不夠,就要求助“外援”,,最好的辦法是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周身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都暖和起來,。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涌泉穴,,起到調(diào)理臟腑,、舒通經(jīng)絡的作用。鞋襪最好保暖透氣,、吸濕性好,。
鼻子。鼻子也經(jīng)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觸冷空氣,,黏液分泌會減少,毛細血管會變脆,,鼻子的“屏風”作用就變差,,從而導致病菌進入肺內(nèi),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外出時戴個純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圍巾遮擋,以防上面的細菌或織物纖維進入鼻腔,。天冷時,,可每天按摩鼻翼,兩手拇指外側(cè)相互搓熱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強鼻部血液循環(huán),提高耐寒能力,。
背部,。背為陽中之陽,如忽視背部保暖,,易受風寒之邪入侵,,耗傷人體陽氣,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氣好的時候,,別忘了給后背曬個“日光浴”,熱流會讓全身舒服,。
耳朵,。耳朵體積小,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很容易散發(fā),。外加耳朵皮膚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護,,極易長凍瘡,。因此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nèi),,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堅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約5~10分鐘,。
此外,冬季御寒的外衣還應有防風性,,可選呢絨,、皮革質(zhì)地的服裝;內(nèi)衣要柔軟,、吸濕,、透氣,以利保溫,、干燥,;對易于長凍瘡的部位,如手,、耳朵和鼻子,,平時應該經(jīng)常活動或按摩,。
小編教你4款美味紅薯食譜,,暖暖過一冬
■拔絲紅薯
用料:紅薯2塊、白糖70克,、醋1勺,、油500ml
做法:
1,、紅薯洗去泥沙后刮皮,然后切成滾刀塊,。(邊切邊轉(zhuǎn)動紅薯就是滾刀塊了)
2,、鍋里油燒熱,下鍋炸紅薯,,中火慢慢炸,,務必將紅薯炸得外脆里嫩才行,等到紅薯成熟,,外邊一層脆殼即可撈出瀝油,,取一盤子,刷一層熟油,。
3,、不粘鍋里放1勺油,油熱后放入白糖,,小火慢慢熬糖,,等糖全部融化并冒小泡泡時,加入半小勺醋,,慢慢熬糖,,直到糖的顏色變黃,再由黃轉(zhuǎn)紅,,這時立刻關(guān)火,,將炸好的紅薯放入,顛幾下讓紅薯均勻沾上糖漿,。
4,、吃的時候趁熱上桌,并隨帶一小碗涼的飲用水,。
私家小竅門:
1,、炸紅薯的時候要外脆里嫩,紅薯要全部成熟,,如果覺得一遍炸不好,,那就復炸一次。
2,、對于新手來說,,用油熬糖更容易成功,油無需太多,,因為油熬糖可以看顏色行事,,糖變成金紅色即熬好了,水熬就復雜多了,,火候更難掌握,。
■ 紅薯烙餅
用料:紅薯300克,,面粉300克,花椒面,、蔥花,、食鹽適量。
做法:紅薯蒸熟去皮后搗成糊狀,;加面粉,、溫水、輔料拌勻,,捏成圓餅,,烙熟。
功效:作為主食,,可治療便秘,。
■ 紅薯扣醬骨
用料:紅薯200克,排骨300克,,香菇1朵,、蔥段、姜片各適量,。
做法:紅薯、排骨切塊,;排骨加料入味片刻,,碗底鋪香菇,排骨,、紅薯填內(nèi),;腌汁加清水蓋碟進微波爐,中高火烘20分鐘,。
功效:肉與紅薯配食,,利于消化。
■ 紅薯玉米糊
用料:紅薯干250克,、玉米粉150克,。
做法:玉米粉用冷水浸透和成稀糊;將紅薯干放入鍋內(nèi)煮至爛熟,;再將玉米粉糊下鍋,,不斷攪動煮至熟出鍋即可食用。
功效:對癌腫等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