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且秋風帶來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時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視了養(yǎng)生,。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且夏季過多的耗損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所以秋季應做好養(yǎng)生保健工作,。
1,、“朝喝鹽水晚喝蜜”
秋季會經(jīng)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御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
2,、潤肺去躁
秋季應注意潤肺去燥,,宜食烏骨雞、豬肺,、銀耳,、蜂蜜,、芝麻、豆?jié){,、藕,、核桃、薏苡仁,、花生,、葡萄、菠菜,、梨等,,忌吃含辣椒、大蔥,、生姜,、肉桂等辛辣燥熱食品。秋季進補可食用兔肉,、甲魚,、鴨肉、鯽魚,、墨魚等,,不宜食用狗肉、羊肉,、帶魚,、鱔魚等食物。
3,、宜練氣功調養(yǎng)肺氣
秋季最宜練氣功調養(yǎng)肺氣,,秋季煩躁最易犯肺傷津。秋季養(yǎng)生,,不妨常練氣功,,能調養(yǎng)肺氣,預防感冒,。氣功利于治療肺部諸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患者在秋季可多練,。
4,、“少辛多酸”
秋季養(yǎng)生宜“少辛多酸”,常吃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此外,,還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銀耳,、山藥等滋陰潤肺的食物。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之品以及油炸食物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
5、少寒涼食物與瓜果
立秋之后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于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進補,。
6、重視精神調養(yǎng)
秋季養(yǎng)生要重視精神調養(yǎng),。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fā)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因此,預防秋燥要重視精神的調養(yǎng),,并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秋天適當早起,,起床前適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7,、運動后要及時擦干或換衣物
在運動后要及時擦干或換衣物,,不要立即洗澡,避免濕氣郁留體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秋季滋養(yǎng)的三大誤區(qū)
健康飲食,,不但能夠提供人體必備的營養(yǎng)物質,,還會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因此很多人在微寒的秋季都會選擇進補,,讓身體更強壯,,足以面對寒冷的到來。但是,,若滋補方式出錯,,常常會得不償失哦!下面就來看看滋補常見的誤區(qū)吧,,以后要避免咯,!
誤區(qū)一:秋不食姜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生姜辛溫無毒,,歸五臟,,益脾胃,除風邪寒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痰下氣,,散煩悶等等。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生姜含揮發(fā)油,,可加速血液循環(huán);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還有抗菌作用,;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fā)生。
然而,,生姜的好處雖然多,,吃起來也有不少講究,季節(jié)和時間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生姜屬辛辣之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再加上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加重秋燥對身體的危害。所以秋天以少吃姜為宜,。所謂“夜不食姜”,,則主要是因為生姜的辛溫發(fā)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姜還很容易產生內熱,,日久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
不過,這個問題需要辯證對待,,當有病需要用姜時應照常用,,如秋季治風寒咳嗽經(jīng)常用姜。中醫(yī)認為應該“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即熱病用寒涼藥物治療,寒病用溫熱藥物治療,?;己约膊〉娜耍谝归g因受涼而加劇咳嗽,、腹痛,、嘔吐,此時雖是半夜也應該急服熱的生姜湯,,可以起到溫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嘔止痛的良效,。另外,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一次吃太多,。
誤區(qū)二:秋瓜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xù)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fā)胃腸道疾患,。
夏天吃西瓜是消暑的,但進入秋天后如果吃多了,,很容易發(fā)生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夏天大量食瓜已經(jīng)讓人的脾胃處于虛弱狀態(tài),,加之天氣轉涼,吃多了陰寒性質的瓜果腸胃自然會不舒服,。老人,、小孩以及胃腸功能不好的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扒锕蠅亩恰?,提醒的是在秋天里瓜類水果要少吃,但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只要不過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損害。
另外,,秋天里也有一些水果是可以適當多吃的,。比如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葡萄可以預防疲勞,,有益氣、補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傊?,市民在挑選水果時應盡量選擇當季的水果,順著大自然的節(jié)氣吃當令的水果,,最符合人體脾胃的運化,。
誤區(qū)三:貼秋膘
立秋之后,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其中首選吃肉,“以肉貼膘”,,所以叫“貼秋膘”,。
但貼秋膘也要講究科學搭配。經(jīng)歷了漫長的酷熱夏季,,人們由于頻飲冷飲,,常食凍品,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xiàn)象,,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脾胃負擔,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后。
另外,,貼秋膘也要分人,。天氣轉涼,人們食欲大增,,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這對于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秋季容易出現(xiàn)口干唇焦等秋燥癥候,進補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蓮子,、茯苓餅,、芡實、山藥等,。
健康鏈接:食補應清補
初秋時節(jié),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干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消暑熱,、化暑濕,、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黃鱔:入秋食鱔,,不但補益力強,對人體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燒鱔段,、清燉黃鱔、炒鱔絲,、黃鱔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養(yǎng)胃、補腎壯骨的作用,。
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yǎng)血、潤燥潤腸,。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研沫煮湯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紅棗: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蓮藕: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梨、荸薺,、海蟄,、胡蘿卜、薺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進補則適宜用黃芪、人參,、沙參,、枸杞子、何首烏等,。
小提示:除了陽虛體質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