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jié)天氣炎熱,,人體大量出汗,,血行加快,飲食減少,,睡眠不足,,使得能量大大虧耗。入秋之后,,天氣漸涼,,人體開始進行自我調(diào)整,各種生理功能漸趨平衡,,但炎夏造成的消耗一時未能完全補償,,于是,,不少人感到渾身疲軟無力,,精神疲憊、倦怠,,睡意連綿,,呵欠不斷,食欲增強,,卻又不易消化,,這在民間被稱為“秋乏”。
中醫(yī)認為,,“秋乏”是一種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表現(xiàn),對于體質(zhì)虛弱,、年老多病者,,一時“秋乏”不能解除,可適當服用補中益氣丸,、六君子丸,、香砂養(yǎng)胃丸等中藥,進行輔助治療,。
緩解“秋乏”,,首先應從生活起居上進行調(diào)整。夏天晚睡早起,,秋涼后應改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過勞。同時衣著不可過厚,,并適當節(jié)制性生活,。
其次,秋高氣爽是鍛煉身體的大好時機,,可開展一些諸如太極拳,、慢跑步、廣播操,、冷水浴等健身活動,。這樣,既能增強體質(zhì),,又有助于消除“秋乏”,。
在飲食上可適當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補償夏日的消耗,。但注意不要大量食用難以消化的肉食,,以免影響脾胃功能。芡實富有營養(yǎng),,且兼具養(yǎng)胃之功,,民間素有“秋藕最補人”之說。還可多喝些茶,、咖啡,,以醒神。秋涼后,,應少食生冷及性味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胃,加重“秋乏”,。
具體來說,,緩解“秋乏”要吃什么呢?
1,、多喝水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nèi)梭w有三分之二是由水構(gòu)成,并且在我們?nèi)梭w中的各個臟腑也都需要水才能進行基本的運作,。所以當你感覺到疲勞的時候多半是由于脫水所導致,,因此這個時候最好是抗疲勞方法便是補充水分,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繼續(xù)加足馬力,,迎接下一個戰(zhàn)斗,。
喝水除了能夠抗疲勞之外,同時還能促進我們?nèi)梭w的新陳代謝從而預防以及治療便秘,。如果實在不習慣喝白開水的話,,不妨放一些適量的蜂蜜或者檸檬汁,,與此同時還能達到提神的功效。
2,、含鎂的食物
雖然說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鎂,,但并不代表我們?nèi)梭w就不需要補充鎂,因為它可以產(chǎn)生能量,。特別是在我們感覺到疲倦的時候,,適量的補充一些鎂可以讓能量持續(xù)供給從而達到抗疲勞的功效。
在所有的食物中,,就屬堅果,、種子、甜菜,、菠菜等食物中含有最多的鎂,,因此對于這些食物一定要多吃。同時對于豆腐以及各種豆制品也千萬不能忽略,,因為在大豆制品中也含有大量的鎂元素,。
3、全谷類食品
現(xiàn)代人最為常見的便是腦疲勞,,因此出現(xiàn)腦疲勞的時候不妨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來達到提神的功效,。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大腦能量的來源,因此在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地瓜,、燕麥片等食物,,除了能抗疲勞以外,同時還能穩(wěn)定情緒,,同時還有利于睡眠。
4,、早餐不能少
很多人通常都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從而就導致大早上就沒有工作的情緒,專家指出我們不應該錯誤一日三餐中的任何一餐,,尤其是早餐,。早餐對于我們?nèi)梭w來說有著非常大的重要性,如果不吃的話就不能集中精神來應對一早上的繁忙工作,。
推薦食譜:
1,、荷花粥
制法:用砂鍋煲粥,以荷葉做鍋蓋,,荷葉不接觸水面,。待荷葉煮軟了塌下來,再換一張新的荷葉,,直到粥熟,。
功效:荷葉是平性的,,不涼不燥,其味苦澀,。它是藥中之淑女,,潤物細無聲,不勉強從正面著力,,故無傷身之慮,。它去暑熱不靠寒涼,而是以苦味入心,, 平息心火,。心為血之府,心火一平,,血熱自消,。它健脾胃也不靠補益,而是以澀味入肝,,升發(fā)清陽,。清陽既升,水濕得化,,濁陰乃降,,解除了脾胃之困,自然就改善 了脾胃的功能,。
2,、參芪粥
制法:可選用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除核,,用清水洗凈 黃芪、黨參并放入沙鍋內(nèi),,加清水煎汁,。藥汁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本粥能補中益氣,健脾去濕,,對于春濕天氣出現(xiàn)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尤為適宜。
3,、大棗糯米粥
制法:山藥400克,,薏苡仁500克,荸薺粉100克,,大棗50克,,糯米2500克,白糖250克,。將薏苡仁淘洗干凈,,山藥打成粉。用薏苡仁,、 糯米,、大棗入鍋煮粥,煮至薏苡仁開花,,糯米熟爛時,,將山藥粉撤入鍋內(nèi),邊攪邊撒,,約隔20分鐘后,,將荸薺粉撤入鍋內(nèi),攪勻,,停止加熱,,將粥盛入碗內(nèi),每碗 加白糖25克,。每次食1小碗,,每日2~3次,溫熱食,。
功效:補益中氣,健脾除濕,。適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乏力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