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于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 夏天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容易出現(xiàn)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因此立夏養(yǎng)生首先要“養(yǎng)心”,。
心在五行屬火,,與夏季陽熱之氣相應,故為陽臟,,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并主神志,,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其次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其應虛里,在液為汗,,心開竅于舌,,心與小腸相表里,從而構成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聯(lián)系的心功能系統(tǒng),。
夏養(yǎng)心,可從以下六個方面注意:
一,、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閑自樂,,笑口常開,這個時節(jié),,可多做偏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夏天養(yǎng)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都能起到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
二,、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后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夏天人們容易出汗,,“中醫(yī)認為“汗為心之液”,, 血汗同源,,汗多易傷心之陰陽。加之夏天溫度高,,體表的血量分布多,,這樣容易導致老年人出現(xiàn)心腦缺血的癥狀,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但是該出汗時則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閉汗,在房間里開空調的時間不能過長,。所選的運動不要過于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三,、心分陰陽,,既要養(yǎng)“心陽”又要養(yǎng)“心陰”。心氣虛指心臟功能減弱,,表現(xiàn)為心慌心跳,、胸悶氣短、活動后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養(yǎng),發(fā)展為心陽虛就會出現(xiàn)心慌,、氣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氣、面色發(fā)白等,。有心氣虛或心陽虛癥狀的人,,夏天尤其應該避免多出汗,以免傷了心陽,,可用人參(2~3克),、西洋參(3~5克)泡水飲,或服生脈飲(人參或黨參,、麥冬,、五味子)口服液。心陰虛則指心陰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虛的癥狀,。心陰虛的主要特點是陰虛陽亢,表現(xiàn)為五心煩熱,、咽干失眠,、心慌心跳等。心陰虛者需要注意少勞累,、少出汗,、多吃養(yǎng)心陰之品,如西洋參3克,、麥冬3~5克,,或吃冰糖大棗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銀耳蓮子羹,。
四,、不要吃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食物。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只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后,容易出現(xiàn)腹瀉,。所以,,從冰箱里取出來的食物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
五,、要睡眠充足,。夏天老年人易產(chǎn)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沒精打采,,只想在床上躺著,,也不想吃飯,不想?yún)⒓由鐣顒樱幌朐诩掖糁?。碰到這樣的情況,,老人就應走出戶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園去賞景,,要變“苦夏”為享受夏天。
六,、初夏到來,,日夜溫差仍較大,早晚要適當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