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發(fā)生與體力活動過少有一定的關(guān)系,常從事體力活動有助于預(yù)防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運動療法是冠心病防治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增強體質(zh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恢復工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運動目的
改善心肌供血與供氧,;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減少危險因素,防止冠心病的復發(fā),;消除不良情緒,,獲得良好精神狀態(tài)和健康心理,增強恢復正常生活的信心,。
2,、運動強度控制
一些身體狀況比較好,、病情較為穩(wěn)定的患者可選擇運動強度為40%~80%最大攝氧量或70%~85%最大心率的運動,運動初期或機能狀態(tài)稍差的患者應(yīng)適當降低運動強度,??傮w來說,宜選擇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來達到增強心臟功能的目的,,這種運動可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和減少運動引起的危險性。一般而言,,每周運動的次數(shù)不應(yīng)少于3次,,每次運動時間掌握在1小時以內(nèi)。
3,、運動種類
有氧運動是冠心病患者運動療法最主要的方式,,常用的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騎車、登山等,;醫(yī)療體操,,如太極拳等。此外,,適當?shù)牧α烤毩曇灿兄谔岣呖祻托Ч?/p>
4,、基本運動方法
根據(jù)不同患者的不同狀況,可分為3組分別進行鍛煉:
基本組:心電圖無明顯改變,、陳舊性心肌梗死,、自覺癥狀不明顯的患者,可編入本組,。
準備組:心絞痛,、心電圖缺血改變、陳舊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復后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組,。
觀察組:心律失常、心絞痛頻繁發(fā)作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組,。
(1)基本組
注意事項:
運動后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10-130次。對沒有鍛煉習慣的冠心病患者,,開始鍛煉時應(yīng)嚴格控制運動量,,運動后自我感覺良好者再逐步過渡到每分鐘心率130次的運動量經(jīng)醫(yī)生檢查確診已符合本組要求,才能逐步進行鍛煉,。運動量要因人而異,,加強自我監(jiān)督,,定期進行病情復查,避免快速,、屏氣,、靜止用力的動作。
1,、 步行
具體方法:
步行兩段1000米平路,。用15分鐘走1000米,休息3-5分鐘,,再走1000米,。以后可逐漸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續(xù)時間。每日1-2次,,每周4-6次,。
注意事項:
步行時選擇平坦道路,,注意步態(tài)穩(wěn)定,,步幅均勻,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中間可穿插急行,如體力不能耐受,,可隨時減慢速度,。
鍛煉功效:
簡便易行,一般選擇在優(yōu)美環(huán)境中進行,,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對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攝氧能力效果最好,。其中急行比散步對心臟的鍛煉價值更大,。
2、 慢跑
具體方法:
每周4-6次,,每次1000-2000米,,心率控制在120次/分以下。以后可逐步加長跑步距離,,但不應(yīng)提高跑步速度,。
注意事項:
只有在急行2000-3000米而無心絞痛發(fā)作者,才允許參加慢跑鍛煉,,適用于病情較輕,、有運動基礎(chǔ)者練習。運動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心率,,體力不能耐受時,,可采取走-跑交替的形式降低強度,。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行。
鍛煉功效:
比步行強度大,,但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能更有效地提高心臟功能。
3,、 登高:
選擇一個高度不超過50米,,坡度為30度左右的坡,可先用15-20分鐘登完,,以后逐步縮短時間,,上坡后休息10分鐘,再用同樣的速度下坡,,每周3-4次,。
注意事項:
強度相對較大。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運動結(jié)束后要做放松活動,。如出現(xiàn)氣促、暈眩等,,應(yīng)增加間歇時間,,或多穿插平穩(wěn)的呼吸練習。如有極度疲勞,,胸悶或心前區(qū)有緊迫感和痛感,,應(yīng)立即停止運動。隨身攜帶藥物,,以便在不適時及時服用,。
(2)準備組
注意事項:
嚴格控制運動量,每分鐘最高心率不超過100次,,要緩慢,、柔和,結(jié)合呼吸進行運動,。
1,、 散步:
具體方法:
先慢速(每分鐘70-100步)走500米,再中速走1000米,,最后用慢速走500米,,每走一段可休息3-5分鐘。每次走20-30分鐘,,每日1-2次,。
注意事項:
運動前后要做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運動后避免立即進行熱水浴,,以免發(fā)生血壓下降及心率失常,。
鍛煉功效:
屬于間歇性運動,,可有效提高有氧能力,增強心臟功能,。
2,、 醫(yī)療體操(中強度):
具體方法:
直立位,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cè),;兩臂緩慢前上舉,,兩掌相對,上體同時稍稍向后仰,,深吸氣,;兩臂放下,還原,,呼氣,;重復6-8次。
直立位,,兩腳開立與肩同寬,;上體向左轉(zhuǎn),隨之左臂屈肘放在背后,,右臂屈肘置于胸前,;還原,,向右側(cè)做相同動作,。每側(cè)重復6-8次。完成動作時,,兩腿直立,,呼吸均勻平穩(wěn)。
直立位,,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cè),;兩臂前平舉,兩腿屈膝慢慢下蹲,,呼氣,;緩緩站立,還原,,吸氣,;重復6-8次。下蹲和站立時,,上身均保持直立,。
注意事項:
完成以上動作時,呼吸平穩(wěn),,動作舒緩,,盡可能使軀干,、四肢伸展,肌肉拉伸,。每天可練習一次,,每次練習時間20-30分鐘。
鍛煉功效:
以中等強度的伸展性運動為主,,節(jié)奏緩慢,,柔韌舒展??烧{(diào)整呼吸節(jié)奏,,并兼有理想的娛樂性放松作用,對冠心病的康復有良好療效,。
3,、 保健按摩:
具體方法:
揉擦面部、頭部,、腰,、胸、腿和腳底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
注意事項:
根據(jù)患者狀況在臥床情況下做主動(自我按摩)或被動(由別人代勞)按摩,。按摩穴位時,,要產(chǎn)生酸麻脹痛的感覺才有效。
鍛煉功效:
改善外周血液循環(huán),,防止因長時間缺乏運動或患病臥床引起的肌肉萎縮,。
(3)觀察組
注意事項:
本組患者暫不宜參加體育運動,應(yīng)在癥狀有所改善的康復期,,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參加鍛煉,。提倡早期活動,但切勿過急,,以免造成意外,。一般急性發(fā)作期以臥位休息為主,減少心臟負擔,?;颊吲P床時間過長或過早活動,都不利于病情康復,。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恢復健康后再有計劃地由局部的運動到全身運動,運動量也可逐步加大,最大運動量的心率為每分鐘90-100次,。
1,、 醫(yī)療體操(小強度):
具體方法:
仰臥位,雙臂置于體側(cè),;兩臂同時伸直緩慢舉起,,緩慢放下;重復8-10次,。
仰臥位,,雙臂置于體側(cè);保持上臂不離床,,緩慢屈肘,;重復8-10次。
仰臥位,,首先單或兩膝(足跟不離床)向上屈曲,,然后向下伸展,重復8-10次,。
注意事項:
速度要慢,,動作幅度要小。呼吸平穩(wěn),,動作舒緩。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每練習完一個動作休息1次。以自我感覺來檢查自身的運動量,,有不適感覺立即停止練習,,以免發(fā)生意外,。
鍛煉功效:
促進健康的恢復,。
2、 氣功:
具體方法:
臥位,,按照頭頂,、前額、眼眉,、眼瞼,、眼球、鼻子,、嘴唇,、面部、下頜、頸部,、兩肩,、上臂、肘關(guān)節(jié),、前臂,、腕關(guān)節(jié)、兩手,、十指,、前胸、兩脅,、上腹部,、下腹部、項部后背部,、腰部,、臀部、大腿,、膝關(guān)節(jié),、小腿、踝關(guān)節(jié),、兩腳的順序想象身體各部分的肌肉,,盡量促使肌肉放松,并同時仔細檢查肌肉放松時的感覺,;呼吸自然,。
注意事項:
如此放松可反復多次。為加強放松效果,,可在想象到每個部位時默念"松"字,,也可同時播放輕音樂。
鍛煉功效:
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消除緊張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