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雪節(jié)氣,。大雪到來,風寒更盛,我們首先應該注意防范風寒邪的侵害,。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人體的頭,、腳這兩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我們該如何保健這兩個首尾呼應的部位,以防大雪節(jié)氣的疾病入侵,?
頭,、腳皮下儲存有大量的免疫細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內,將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因此大雪節(jié)氣保健必須避寒就溫,斂陽護陰,,做到頭暖,、足暖。
大雪節(jié)氣頭部如何保暖,?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頭部是大腦神經中樞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為頭部皮膚薄,,血管粗和毛發(fā)多的緣故,,熱能的散發(fā)量也特別大。據(jù)研究證實,,當氣溫為15℃左右時,,頭部散發(fā)的人體熱量約為1/3;氣溫在4℃左右時,,頭部散發(fā)的人體熱量增至約1/2,;而氣溫在零下1O℃左右時,竟有3/4的人體熱量從頭部散發(fā),,所以俗話說“熱從頭上散”,。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手三陽經脈走向是從手到頭,足三陽經脈走向是從頭到足,,頭部是六陽脈匯聚之處,,也是陽氣容易散發(fā)的部位,。頭部不注意保暖,血管遇冷收縮,,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頭痛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中風。因此保暖必須從頭開始,。
1,、頭部切忌頂風吹。特別是在寒風凜冽的冬季,,更要注意過道風,,在風大時應側身走過,并用手護頭,。
2,、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而且要戴能蓋住前額的帽子,。
3,、洗頭水的溫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應立即用電吹風吹干,,切忌在頭發(fā)濕的情況下迎風而走,。
4、晚上睡覺時,,應關閉好窗門,。睡覺時頭部應遠離風口處。
5,、冬季的早晨梳頭時,,多梳幾次頭,使頭皮微熱,,這樣可以使頭部經絡氣血暢通,。
大雪節(jié)氣 腳部如何保暖?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熱量不易被血液循環(huán)帶到足部,,且皮下脂肪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其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時節(jié)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
1、腿部防寒莫貪靚
大雪節(jié)氣,,人們應根據(jù)溫度的變化增減衣物,,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注意膝關節(jié)保暖,可戴上護膝,。
不少女性喜歡冬季穿短褲短裙,,然而膝關節(jié)局部低溫引起新陳代謝緩慢,并且廢物不能帶走,,長期如此就會引起關節(jié)的炎性疾病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
女性朋友盡量不要穿短裙、短褲,。即使因為愛美想要穿裙子,,也應穿由較厚重的毛呢或粗呢做成的裙子,長度以到小腿肚甚至腳踝為宜,,不宜只穿保暖功能相對差的連褲襪,。此外, 盡量減少在潮濕,、陰冷的環(huán)境里活動,,這樣就能減少癥狀發(fā)作的機會。如果是長期坐辦公室的女性,,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再加一張毛毯覆蓋腿部,,這樣也能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
2,、堅持泡腳
腳部有很多穴位,,是五臟六腑的反射區(qū),泡腳可以起到調理新陳代謝補氣益腎的功效,。每天泡腳的時間最好在七點半到九點鐘之間,。因為五點到七點是腎經運行的時候,過了腎經運行的時候腎氣開始虛弱,,這個時候泡腳可以有更好的補腎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泡腳水的溫度要適中不能太燙,泡腳的時間控制在25分鐘左右即可,。
3,、堅持健步走
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運動過后,,日常也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