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横槍竟?jié)特征慎食“發(fā)物”
出場人物:陳女士
養(yǎng)生心得:清明時節(jié)應該注重飲食,慎食“發(fā)物”,,避免誘發(fā)或是加重慢性病,。
不少中老年人感覺清明期間容易頭痛、眩暈,。今年56歲的陳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師,,她患有輕微高血壓已經多年。過去她清明期間常感覺到渾身不舒服,,原本還以為是因為春夏交替時熱時冷的氣候造成的,,或者是自己的高血壓所導致。后來與朋友交流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的不舒服主要還是來自飲食,。
羊肉、竹筍,、燒鵝,、海蟹等等,,都是陳女士喜歡吃的食物,有了高血壓之后她也在飲食上注意分量,,平時也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不適,,可到了清明期間就“來事”了。陳女士說,,她還記得2007年3月,,別人送給她好幾斤筍干,這可把她樂壞了,,從3月中就一直吃到了4月頭,,幾乎天天都離不開筍干炒肉絲,。期間參加宴會,,還吃了不少燒鵝、海鮮,、牛肉,、羊肉等。那年的清明節(jié),,陳女士頭疼得特別厲害,,還覺得眩暈乏力。一天晚上她勉強掙扎著去公園散步,,一位平時一起鍛煉身體的朋友見到她不舒服的樣子,,便跟她聊起來。聽了她的講述之后,,這位朋友告訴她,,問題很可能出在飲食上。因為陳女士喜歡吃的東西從中醫(yī)上講都屬于“發(fā)物”,,是動風生痰,、發(fā)毒助火助邪之品,而清明時節(jié)也是多種慢性疾病容易復發(fā)的時候,,有慢性病的人就要忌口,,少碰易“發(fā)”的食物。
聽了朋友的勸告,,陳女士趕緊調整了自己的飲食,。多吃時令新鮮蔬菜、水果,,魚類,、瘦豬肉之類的食物。過了一個多星期,,感覺頭疼有了緩解,。次年的清明期間,,陳女士早早就開始忌口,清淡飲食,,果然沒有再犯頭疼暈眩的“老毛病”,。
專家建議:廣西區(qū)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陸光成說,忌口“發(fā)物”并非針對所有人,,主要還是針對特殊體質的人士,。從營養(yǎng)的角度來說,養(yǎng)生保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營養(yǎng)全面和均衡,,比如說蝦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于缺乏蛋白質的人士來說就應該適當補充,而不是一味忌口,。
排毒:清除體內冬季積累毒素
出場人物:李小姐
養(yǎng)生心得:冬天因為天氣的緣故,,人們會減少運動量,體內積累了不少毒素,。清明前后氣溫轉暖,,應該排毒強身。
家住南寧市青山路的李小姐是位普通的上班族,。她說,,以往的清明期間自己就是“特困戶”——特別眼困。大家都說這是春困很正常,。李小姐想到要克服春困,,除了早睡早起之外,還要注意食療排毒,。
去年清明節(jié)之前,,李小姐去了一家中醫(yī)保健按摩院做減肥。按摩師告訴她,,我國傳統醫(yī)學中的陰陽理論認為春季是陰氣漸弱陽氣漸強的時期,,因為陰為聚、陽為散,,冬季人們進補后好多成分全積聚在體內,,正好趁春季的時候把內毒排出,所以在春季最適宜排毒強身,。這位按摩師還說,,除了按摩穴位經絡之外,最好多吃些有助于人體排毒輕體的食物,。抱著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李小姐通過查閱資料、咨詢營養(yǎng)師,,結合自己的口味愛好,,列出了自己的排毒飲食計劃,。首先是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黃瓜,、黑木耳,、蓮藕、白蘿卜,、酸奶等食物,。李小姐說,《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可以炒肉絲、炒蛋,,味道很不錯,。
李小姐說,,去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排毒飲食,,她感覺身體輕快,精神爽快,。今年3月中旬,,李小姐又進入了排毒飲食階段,最明顯的就是沒有出現疲勞,、乏力,、犯困的現象。
專家建議:廣西營養(yǎng)協會營養(yǎng)專家馬力平說,,李小姐提到的幾種食品都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搭配著吃營養(yǎng)效果更好,。其實,這也是一種順應時節(jié)的營養(yǎng)吃法,,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時令蔬果,,應該多吃這些應季食品,,少吃反季節(jié)食品。
養(yǎng)肝:良好作息與“三黑”套餐
出場人物:張先生
養(yǎng)生心得:清明節(jié)將至,,傳統養(yǎng)生學講究“春與肝相應”,,即春季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系,現階段養(yǎng)生應注重養(yǎng)肝,。
南寧的張先生是一家企業(yè)的高級管理人員,。說起清明養(yǎng)生,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問父親什么時候到“清明”,,父親告訴他“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多年來,,張先生一直很注重清明養(yǎng)生。
“現代人容易有情緒病,,更要注重養(yǎng)生保健,。”張先生說,,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立春之后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運行血不暢,,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
說起養(yǎng)肝護肝,張先生的經驗很豐富,。他說,,四季之中,春季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的肝也屬“木”,,養(yǎng)肝首先要保證睡眠。經常熬夜,、睡眠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對肝臟的損害尤為嚴重。熬夜的人第二天容易雙目紅赤,,這就是肝火上升的表現,,長此以往,,必然傷肝。現在不少人喊著春困,,白天打瞌睡沒精神,,到了晚上就龍精虎猛,上網,、看電視,、娛樂到深夜,這樣的作息時間要調整,。
俗話說“病從口入”,,亂吃東西容易生病。相反,,正確的飲食就能強健身體,。清明期間,張先生要求公司的小食堂多做“三黑”食品,,即黑米,、黑芝麻、紫菜,。他自己的午餐就是紫菜蛋花湯,,黑米粥配炒雜菜、雞丁胡蘿卜,,飯后甜點是黑芝麻糊,。張先生介紹,,春季多吃“三黑”食物,,不僅能養(yǎng)肝,還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為防病打下基礎,。
專家建議:陸光成介紹,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看,,黑米富含蛋白質及17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明顯高于白米,;黑芝麻則富含鐵質,、維生素E,能改善貧血,、延緩細胞衰老,;紫菜富含碘、鈣,、褐藻膠,、甘露醇,、B族維生素、粗纖維等成分,,有助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碘缺乏,。這些食品經常食用,,不僅對肝臟有幫助,對改善人體健康也是益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