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氣候逐漸轉暖,,風和日麗,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jié),。但是,,在這個季節(jié),很多人卻會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春困呢,?
“春困”需滋陰
春季氣候轉暖后,體表毛細血管舒展,,末梢血供增多,,器官組織負荷加重,因此大腦血供相應減少,,腦組織供氧不足,,從而就會出現(xiàn)困倦、疲乏,、嗜睡等現(xiàn)象,。容易“春困”的人,還常會出現(xiàn)臉色潮紅,、失眠多夢,、好激動、掉發(fā),、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等“陰虛”現(xiàn)象,。所以,犯“春困”者需養(yǎng)肝滋陰,。春季還應調節(jié)情緒,,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不使肝陽上亢,??蛇m當服用西洋參,、楓斗或麥冬等養(yǎng)陰保健品調理,。并適量進食滋陰的食品,平時不要過度勞累,,應保證睡眠,,早臥早起。犯困時,,可適當做頭部按摩緩解癥狀,。同時,要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運動,,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多的地方活動,給大腦以更多的氧氣,。
飲食調補有方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應當以富含營養(yǎng)為原則??紤]到春氣升發(fā),,食物養(yǎng)肝也很重要。一般說來可多食豆腐,、雞肉,、瘦豬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山藥,、紅棗、核桃,、銀耳等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品以改善體質,,充沛體力,。由于在冬季人們通常辛溫之品攝入較多而蔬菜攝入較少,所以春季還應當多吃些新鮮蔬菜或野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這些食品對于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導致內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等作用。對于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發(fā)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咸菜等之類,。最應注意飲食的是老年人,要低鹽少油,,冷饌,、粽子、粘冷肥膩之物均應嚴格控制,,以免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可多吃些菠菜,、芹菜,、西紅柿以延緩動脈硬化,多吃各種雜糧以養(yǎng)護脾胃,,并足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春季一般無需進補。然而,對于患者,、體虛及陰虛陽亢者,,則可通過適當調補來促進康復。提倡以柔補,、平補為原則,,慎用溫熱補品,以免春季氣溫上升,,加重內熱,,損傷正氣。其中對于氣陰兩虛,,乏力,、易感冒、出汗者可選用西洋參,,每次用參5克,制碎放于瓷碗中,,兌水300克,,加糖15克,隔水燉好,,連渣一起服用,,每日一次;或用北沙參,、麥冬,、五味子、山藥等單味或幾味合用,,煎湯代茶服用,。血虛者可用熟地、當歸,、枸杞,、龍眼、紅棗等煎湯代茶,;而津液虧損,,口干口苦者可用楓斗、麥冬,、花粉,、沙參等泡服。
三款藥粥可常喝
藥粥療法既不同于單用藥物祛邪治病,,又不同于純服米谷以扶正調理,,最適宜于中老年人攝生自養(yǎng)、保健強身。下面介紹幾款春季常用的藥粥制作方法,,供大家選用,。
芹菜粥:每次用12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150克,,煎煮成粥,稍溫飲服,。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肝火上升,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癥,。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春季也是小兒麻疹多發(fā)季節(jié),若能及早發(fā)現(xiàn),,也可煮芹菜粥給小兒食用,,以達到解表透疹的目的。
菊花粥:菊花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菊花煎湯,,再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將成時,加冰糖融化,,早,、晚隨量服用。中老年人在春季食用些菊花粥,,不僅可治風熱頭痛,,眩暈耳鳴,而且久服還能使人肢體輕松,,耳聰目明,,延緩機體衰老。
山藥粥:以鮮山藥100-200克,,洗凈切片,,與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山藥味甘平,,是一種性味平和的滋補脾,、肺,、腎的食物。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山藥含有淀粉酶,、糖蛋白及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等,具有滋補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里經(jīng)常食用些山藥粥,,補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