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臨近,各種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等琳瑯滿目,,讓人不知吃哪種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夠,。其實吃粽子也有很多講究,,和日常健康息息相關。
味道雖美 多食不益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例如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除此之外,專家還建議一些人除了少吃以外,,最好是別吃粽子,。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加懈哐獕骸⒏哐?、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chǎn)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xiàn)昏迷,、中毒,。
粽子在保存和食用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xiàn)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xiàn)象很明顯,。
2,、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吃更合適。因為早晨通常食欲不振,飲食數(shù)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又方便,,又讓人心情大好。
3,、素粽子的熱量沒有傳說中那么高,,但畢竟屬于糧食,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否則會帶來過多的淀粉,,引起體重上升,還可能過于飽脹,,引起消化不良,。
4、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為他們的血糖控制能力本來就差,,特別容易大起大落,。
5、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比如肥肉,、蛋黃等混在一起,消化能力差的人吃了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
6,、因體質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燒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較多的蔬菜也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