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大大小小粽子早就熱熱鬧鬧地涌上了市場,,琳瑯滿目的粽子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中醫(yī)認為吃粽子可以清熱除煩,同時吃粽子有很多講究,,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粽子,,食用不當就會直接影響健康,且看中醫(yī)教你如何吃粽子,。
中醫(yī):端午吃粽清熱除煩
中醫(y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偟膩碚f,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初夏食用。
進食時須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四類人群要慎食粽子
1,、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2,、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搶救不及時還有生命危險,。
3,、胃腸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的糯米,,性溫滯氣,,吃多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4,、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端午節(jié)吃粽禁忌
1、忌未熟先吃
包粽時,,我們不要將粽包得太大,,否則便難以將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對健康有損,。
2、忌保存太久
已包好的粽最好盡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最多只保存3-4日,吃時亦要再次加熱,。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潔衛(wèi)生,最好放于陰涼通風的地方,。
3,、忌大量進食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卻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腸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較差,,所以吃粽時必須有節(jié)制,,并且盡量趁熱吃,以免冷卻后更難消化,。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里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fā),。
5,、不宜食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粽子 有些人喜歡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時間再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來后,充分加熱變軟后再吃,。
6,、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7,、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