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量饑餓效應是心衰領域的一項新學說,。在心衰進展過程中,能量攝取,、轉移及利用,,代謝組學結構等方面的異常損害了心肌相關組織結構功能的完整性。而來自于肌肉與脂肪組織的代謝反饋進一步加重了心肌勞損,。
分解代謝在整體上的凈優(yōu)勢造成了心衰患者系統(tǒng)性組織消耗增多,,其中骨骼肌消耗是與臨床最密切的一個方面,骨骼及脂肪也會受到影響,。在 2018 年中國國際心力衰竭大會期間,,丁香園特別邀請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許頂立教授就心肌能量代謝方面進行深入的介紹及解讀。
圖?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許頂立教授
丁香園:心衰進展中伴隨著心肌能量代謝的改變,,心肌能量代謝異常又進一步推動了心衰的進程,。請問目前臨床上如何測量心肌能量代謝?
許教授:心肌能量代謝異常在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上有很多能量代謝檢測的方法,,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完全統(tǒng)一的標準。目前做的比較多的有以下幾方面:
1. 通過磷 31 的核磁共振波譜得到磷酸肌酸與 ATP 的比值 (Pcr/ATP),。這是目前反應心肌細胞的能量儲備有無異常的最佳方法,。
2. 其他的方法包括計算機斷層掃描(ECT)、正電子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或者穿衣磁共振,,現(xiàn)在也在臨床中應用。
3. 通過心臟超聲來對心肌能量消耗(MEE)進行檢測,,這在臨床上也有實用價值,。
但這些數(shù)值代表的是最終臨床獲得的結果,僅對于心肌能量貯備是否足夠進行判斷,,并沒有探究到能量代謝異常的原因,、機制是什么。是能量產生不足還是消耗過多,?還是某種途徑代謝異常所造成的,。這都是值得我們探索的方向,但現(xiàn)在還沒有統(tǒng)一或共有的方法來判斷,。
丁香園:針對慢性心衰的心肌能量代謝異常,,目前臨床上有哪些治療方案?
許教授:在臨床中,心肌能量代謝異常的治療方案尚未找到一個通過改善心肌能量代謝來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及因心衰再次住院率的手段和方法,。我們在臨床上也進行了一些探索,,比如發(fā)現(xiàn)磷酸肌酸是一種主要以增加能量供應的治療藥物,可能對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炎,,或者圍手術期的心衰患者有一定的效果。磷酸肌酸可以穩(wěn)定細胞膜,,減少氧自由基,,增加能量的供應是有效的。
另外對冠心病較為有效的是曲美他嗪類藥物,。而因透析等因素造成氨基酸的缺乏而導致能量代謝異常的病人,,左卡尼丁有其獨到的好處。
其他治療方法,,如輔酶 Q10,,F(xiàn)DP(1,6 二磷酸果糖)等也均有文獻進行報道,但在臨床應用中很難判斷心力衰竭的病人何時開始使用,,每次使用多長時間,。
因此到目前為止,仍尚未找到一種心肌能量治療藥物,,可以真正改善心力衰竭的預后,。我個人認為,可能在今后心衰患者給予能量治療之前,,如果能找到一種臨床評估患者能量代謝異常的檢測方法以指導治療,,也許會帶來新幫助。
丁香園: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治療相關心衰的死亡風險是原發(fā)性心肌病的 3.5 倍,,腫瘤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甚至超過腫瘤復發(fā)的風險。請問導致腫瘤患者心衰風險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對于腫瘤治療相關心衰,,臨床上有何防治策略?
許教授:腫瘤是一種惡性疾病,,死亡率非常高,。因為原來腫瘤治療手段、方法較為落后,,患者會很快死亡,因此老百姓認為腫瘤是不治之癥,。但是近年來,,腫瘤的治療方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早期也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正是因為腫瘤治療的進步使得患者存活時間延長,,出現(xiàn)心衰的風險也就隨之增高了,。這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的原因,是腫瘤治療的進步所造成的,。
另外在腫瘤治療的藥物中可能會對心臟的功能產生影響,,因患者的壽命延長、而導致心臟疾病死亡便會提前暴露出來,。其中如阿霉素,、柔紅霉素等本身有心臟毒性。如果病人存活時間長,,下一步心力衰竭不可避免就發(fā)生了,。
此外,還有一些抗腫瘤的藥物本身并不直接導致心衰,,但可能會誘發(fā)或促進心衰,,但是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導致心衰加重或惡化,如紫杉醇,、環(huán)磷酰胺等等,。
如何治療,我想有這幾種方法:
首先,,腫瘤病人在應用腫瘤藥物之前應對病人先進行心臟功能的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其次,,對于存在心衰高風險因素的腫瘤病人,,在使用對心功能有影響的抗腫瘤藥物時要非常謹慎,減少劑量,、延長給藥時間等方法可能會有幫助,。
再者,既然抗腫瘤藥物必須要用,,作為心血管的醫(yī)生能夠對患者帶來哪些幫助,,這是我們今后的研究方向,但是暫時還沒有結論,。目前看起來像 ACEI,、β受體阻滯劑早期應用可能會帶來好處。右雷佐生(金屬耦合劑 EDTA 的衍生物),、磷酸肌酸等藥物在急性期可能會有療效,,目前還沒有最后的定論,我們還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