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我進入 2018 ADA 專題頁面,,了解更多精彩會議內容!
近年來,,中國糖尿病領域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力的研究與數(shù)據越來越多,,而連續(xù)多年出現(xiàn)在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年會中的「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無疑是最閃亮的明星之一。這項歷時 30 年的研究仍在不斷煥發(fā)著新的生命力,,6月23日,,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鞏秋紅教授,攜世界范圍內首次發(fā)現(xiàn)的新的研究進展再次站在世界的舞臺上,,進行了大會口頭報告。丁香園特邀鞏秋紅教授分享該報告的情況,。
圖1 李光偉教授(右)與鞏秋紅教授(左)在壁報前合影
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30年隨訪:生活方式干預減少中國成人糖耐量低減患者心血管事件
生活方式干預可預防或延緩 2 型糖尿?。═2DM),但其對心血管疾?。–VD)的長期影響仍不清楚,。我們評估了生活方式干預對中國成年人糖耐量低減(IGT)患者 CVD 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隨訪間期30 年,。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DQDPS) 是 1986 年至 1992 年在中國大慶進行的一項隨機臨床對照試驗,,576 例成人IGT 患者以小組隨機的方式分配至對照組(138例)或三種生活方式干預組(438例)之一(飲食組、運動組,、飲食加運動組),。在為期 6 年的積極干預后,參與者被跟蹤評估他們的第一次 CVD 事件直到 2016年12 月 31 日,。CVD 事件定義為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非致死性中風,。
采用 Cox 比例風險分析評估對 CVD 的干預效果,。原有參與者中有 542 人(94.1%)有 CVD 事件的數(shù)據。隨訪期間,,干預組 192 例和對照組 79 例發(fā)生第一次 CVD 事件,。干預組 30 年累積 CVD 發(fā)生率為 51.8%(95%CI 47.1-56.5),對照組為 65.7%(95%CI 57.8-73.6),。干預組每千人年 CVD 發(fā)生率為 21.8(95%CI 18.8-25.1),,而對照組為 29.0(95%CI 23.0-36.2),。調整小組隨機后,干預降低首次 CVD 事件的風險 27%(HR 0.73,95%CI 0.55-0.96; P = 0.02),。我們的研究首次表明 IGT 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預顯著降低了 CVD 的發(fā)病率,。研究結果進一步為制定生活方式干預預防 2 型糖尿病的公共衛(wèi)生策略提供了理論依據。
大慶研究:從過去到現(xiàn)在
鞏秋紅教授首先談到了這次研究報告的背景,,大慶糖尿病預防 30 年隨訪研究始于 1986年,,當時對大慶二分之一的人口進行了血糖篩查,根據糖耐量試驗結果,,篩查出糖耐量低減患者576 例,,這部分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研究的設計將 576 例分成了 4 組,,其中一組為對照組,,另外三組為生活方式干預組(飲食組、運動組,、飲食加運動組),,進行了為期 6 年的生活方式干預,三組干預組均表現(xiàn)出了非常積極的結果,,發(fā)現(xiàn)能夠顯著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該研究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證明生活方式干預能夠預防糖尿病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大慶研究一經發(fā)表,,便在世界糖尿病學術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美國和芬蘭受到啟發(fā)也分別開展了DPP 研究(美國)和 DPS 研究(芬蘭),兩者都投入了更多的資源且囊括了更大的人群,,最終得到的結論與大慶研究是一致的,。之后日本和印度也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并得到了一致的結果。這也就證明,,無論是亞洲人群還是歐美人群,,生活方式干預確實能夠有效預防糖尿病。
只有長期研究才能找到答案:20年不夠,,我們還有30年
此次口頭報告的內容是基于大慶研究長期隨訪的結果,,在大慶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生活方式干預在預防糖尿病的基礎上能否預防后續(xù)的并發(fā)癥和死亡。這也就是 20 年隨訪和 30 年隨訪結果的由來,。
20 年隨訪研究的結果研究發(fā)現(xiàn),, 6 年的生活方式干預在預防糖尿病的同時能進一步降低 IGT 人群的糖尿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但是對于心血管事件(CVD)的影響,,沒有看到統(tǒng)計學差異,。
CVD 作為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在 20 年隨訪結果中已經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趨勢,所以團隊又堅定地進行了 30 年的隨訪研究,,以期回答尚未解決的問題,。可以說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 30 年隨訪的結果令我們欣慰,,在世界上第一次報告了生活方式干預在預防糖尿病的同時能夠有效預防 CVD 事件,。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較對照組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顯著降低。在 30 年隨訪中,,對照組有 65% 的人發(fā)生了心血管事件,,干預組為 52%,風險降低了 27%,,而且女性的干預效果優(yōu)于男性,。鞏教授進一步解釋道,為更好理解這一結果,,我們計算了NNT(number need to treat),,即對 9 例 IGT 成人進行 6 年的生活方式干預,能夠在 30 年后預防 1 例心血管事件,。研究同時還分析了干預組與對照組都達到 50% CVD 發(fā)病率的時間,,干預組比對照組推遲了4.8 年,這對于 IGT 人群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展望:研究仍在繼續(xù),,著眼于機制是未來的方向
最后鞏教授向我們分享了對于未來中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展望。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第一大國,但事實上IGT 的流行態(tài)勢更加嚴峻,,中國最新的研究表明35.7%,,也就是約三分之一 的人群處于 IGT 狀態(tài),已經接近歐美糖尿病前期的水平,。這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會進一步演變?yōu)樘悄虿?,而糖尿病會引起諸多嚴重的并發(fā)癥,增加死亡率,。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使患者在精神和身體上飽受折磨,,而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則會給醫(yī)保以及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負擔。
因此,,如果能夠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去預防糖尿病及其相關的并發(fā)癥,,無疑會給患者及國家?guī)砀R簟Υ耍罟鈧ソ淌谘a充道,,預防疾病的遠期效果總是很難看到,,而現(xiàn)在通過長達 30 年的隨訪研究終于能夠證實預防確實有效,希望能夠就此促使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將一部分投入轉移到預防上,,從 IGT 開始進行干預,從而達到節(jié)約衛(wèi)生資源,,減輕社會經濟負擔的目的,。
雖然目前已經取得了不少喜人的結果,鞏教授表示,,希望未來能在發(fā)病機制方面進行探討,。例如對比干預與不干預的人群,以及對比干預后進展成為糖尿病和未進展成為糖尿病的人群的代謝組學的差異等,,從而能夠在干預對糖尿病影響的機制上取得進一步的突破,。
本文由辛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