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預防心血管疾?。–VD),,尤其是動脈粥樣硬化,是全球公共衛(wèi)生的重頭戲,,本期“Year in Review”系列之心血管疾病預防主要討論2014年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主要進展,。全文發(fā)表于2014年12月23日發(fā)表在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雜志上。
1. 降脂治療依從性仍舊欠佳
降脂治療是降低心血管疾病負擔最為有效的治療策略之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血脂新指南也已出臺,,但現(xiàn)實實踐中對指南的依從程度堪憂。
一項研究顯示,,只有41.8%患者在卒中發(fā)生時服用降脂藥物,,達到低密度脂蛋白<70 mg/dl推薦值的患者僅占25%,,另外,只有50%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目標范圍內(nèi),。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900000名既往有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冠脈疾病或其它心血管疾病,,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入院的高?;颊摺?/p>
新血脂指南已發(fā)布,,付諸實踐才是關(guān)鍵,。鑒于降脂治療聯(lián)合生活方式改善、抗血栓藥物和降壓藥物治療等可預防80%高危人群發(fā)生卒中,,提高指南依從性乃重中之重,。
2. 環(huán)境因素影響心血管疾病死亡
一項隨訪22年,納入超過669000名參與者的研究表明,,高水平PM2.5(顆粒直徑≤2.5γm)增加心血管死亡率,,且與既往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心臟代謝疾病等無關(guān),。另外,,長期暴露于PM2.5增加高血壓或糖尿病發(fā)生風險。盡管該研究存在非隨機化等局限性,,但依舊高度強調(diào)了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疾病相關(guān)死亡的重要影響,。
3. 低危飲食和生活方式顯著減少心梗發(fā)生
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石。一項針對超過20000名健康瑞典男性,,研究低危飲食和改善其它生活方式(包括適度飲酒(每天10-30g),、戒煙、每天體育鍛煉≥40 min和每周鍛煉≥1 h以及控制腹圍<95cm)對預防心梗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只有1%的研究人群完全符合上述健康生活方式,,這部分人群心梗發(fā)生率減少79%。
事實上,,上述健康生活方式中任意一種均與心梗發(fā)生率降低獨立相關(guān),,對于患有高血壓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同樣獲益,。
該研究強有力證實,,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接下來便是在女性中進一步驗證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
4. 多效復合藥丸在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中的作用
一項納入超過12000名個體,,研究冠脈鈣(CAC)評分能否作為預測多效復合藥丸獲益人群的研究表明,低冠脈鈣評分人群服用多效復合藥物獲益最小,。通過制定從多效復合藥物治療中幾乎無獲益可能性的人群標準,,這一研究或許可進一步推廣,。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研究應包括采用成本獲益分析對冠脈鈣評分篩查和人群水平干預進行比較,。
5. 有效戒煙:強化行為干預聯(lián)合藥物治療
EUROASPIRE調(diào)查顯示,,50%吸煙人群患有冠心病,90%心血管疾病高危吸煙人群仍繼續(xù)吸煙,。一項納入696名冠脈事件高危或既往已發(fā)生冠脈事件并持續(xù)吸煙患者的研究表明,,以個體為基礎(chǔ)強化行為干預聯(lián)合選擇性varenicline(尼古丁受體部分激動劑,,一種戒煙藥物)與常規(guī)治療相比,戒煙率分別為51%和19%,。
強化治療對戒煙尤為有效,,但最終獲益有賴于長期堅持戒煙和健康生活方式改善。
6. 總結(jié)
2014年,,人們針對傳統(tǒng)的和新出現(xiàn)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很多研究,。跟隨指南腳步,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可預防超過2/3的心血管疾病,,但目前指南依從性較低,。鑒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流行趨勢愈演愈烈,促進心血管健康應該成為未來心血管研究領(lǐng)域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