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是第4個“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口號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緩”,。中醫(yī)專家認為,,要控制糖尿病發(fā)病率及病變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是關鍵,。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來源于《黃帝內經(jīng)》中“治未病”的記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變、愈后防復”,,在這四個階段中,,“糖尿病潛在人群”應關注其所表現(xiàn)出的一些病狀前兆,,以做到早期防治。
糖尿病病癥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在“未病”階段,“三多一少”的早期典型癥狀已被大部分人所熟知,,即患者多吃,、多喝、多尿,,但體重和體力卻有所下降,。此外,如果患者經(jīng)常感到疲乏勞累,、視物不清,、皮膚瘙癢,手足經(jīng)常感到麻木或刺痛,,傷口愈合緩慢,、反復發(fā)生感染等,可能是糖尿病早期發(fā)病的癥狀,,需引起重視,。
“另外,在‘欲病’階段,,這一時期正常的葡萄糖穩(wěn)定在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間的中間代謝狀態(tài),,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但卻是糖尿病的唯一可逆轉階段,,因此這類人群更應定期檢查血糖,,提高預防意識。”黨毓起說,。
由于糖尿病易引發(fā)心血管病變,、腎臟病變、神經(jīng)病變等多種并發(fā)癥,,這往往成為致殘致死的主因,。因此,患者如果已進入“既病”階段,,應盡可能控制血糖和血壓,,糾正血脂紊亂、肥胖等不良體征,,并發(fā)癥一旦出現(xiàn),,患者則應堅持正規(guī)的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治療,防止器官和組織損害加重,。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個終身性疾病,,需長期維持治療,所以“愈后防護”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即使是臨床癥狀消失和理化指標正常,,患者仍必須堅持各種預防措施,定期復查,,防止病情再次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