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報2005年8月10日報道 狗是目前最難被克隆的動物,,當世界第一只克隆狗在韓國漢城大學黃禹錫教授手中誕生時,世界一片震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進行了報道。有專家對此也表示了憂慮:“越來越多的生物被成功克隆出來,,這強化了大眾的印象,,即人們有可能克隆出任何一種哺乳動物,甚至包括人類在內,。”
世界第一只克隆狗“斯納皮”在韓國誕生,。
近日,韓國漢城大學黃禹錫教授帶著世界第一只克隆狗正式露面,。這是一只4個月大的阿富汗雄性獵犬,取名為“斯納皮”(Snuppy)———以國立漢城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和“小狗”(puppy)兩個單詞英文首字母命名,,它出生于4月24日,。黃禹錫教授在克隆實驗中采用了體細胞核轉移技術,該技術是將體細胞的細胞核取出,,轉移到另一個去除細胞核的卵子內,。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就是如此被克隆出來的。
經克隆之后,,可愛的斯納皮繼承了“爸爸”那只成年雄性阿富汗獵犬狗的DNA基因,,甚至它們的皮毛顏色也十分接近。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爸爸”應當是黃禹錫教授,。
目前,黃禹錫教授和研究人員對斯納皮愛護有加,,他們將斯納皮繼續(xù)飼養(yǎng)在實驗室內,,觀察監(jiān)控它的行為是否異常。
獨特排卵生物周期和低成活率是克隆狗的兩大難點,。
自從1996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綿羊“多利”誕生后,,各國接連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豬、兔子,、貓以及人類的胚胎干細胞,,但成功克隆出狗還是第一次,。因為科學界普遍認為,狗是目前公認最難克隆的動物,。
狗的克隆要比其他動物復雜得多,,其中主要因素是母狗的卵細胞很難獲取收集,狗具有獨特的生殖系統(tǒng),,每年的發(fā)情期只有兩次,,母狗排卵也只有一兩次,而且發(fā)情期收集到的卵細胞也無法立即用于克隆技術,,狗的卵細胞在發(fā)育早期就離開了卵巢,,在向子宮和輸卵管移動過程中逐漸成熟。2002年首次成功克隆貓的美國得州農工大學教授馬克·威斯蘇森表示:“狗的排卵生物周期使得克隆狗簡直像噩夢一樣,。”
對此,,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采集未成熟卵細胞進行體外人工培養(yǎng);二是等待卵細胞在體內完全成熟后再進行收集,。韓國和世界諸多國家的科學家都曾嘗試過體外人工培養(yǎng)的方法,,但至今未曾成功過。在第二種方案中,,黃禹錫和研究人員巧妙地利用一種溶液將移動至輸卵管的卵細胞沖出,,最終才實現(xiàn)卵細胞的收集工作。
克隆狗技術另一個嚴峻難題是低成功率,,黃禹錫教授研究小組在歷時3年的克隆狗研究中,,他們將1095個胚胎植入123只母狗體內,最終只有3個胚胎細胞受孕成功存活下來,,其中一個胚胎在母體內流產,,另一只克隆狗剛出生不久便很快夭折。只有斯納皮成功地存活下來,。
克隆狗的誕生,,將有利于人類疾病的研究和治療。
黃禹錫認為世界第一只克隆狗誕生的意義非常重大,,斯納皮的出生不僅壯大了克隆動物家族隊伍,,而且為人類的醫(yī)學研究帶來了福音。黃禹錫說:“狗和人類在生理上有某些相似之處,,我們的目的是培育克隆狗,,進而應用于人類和動物的疾病研究模式。通過復制DNA相同的克隆狗,,進一步研究人類高血壓,、糖尿病、乳癌以及諸如先天性心臟病等遺傳性疾病,,希望在今后的實驗中找到對人類疑難病癥有效的治療方法,。”
據(jù)了解,,黃禹錫早在90年代就開始從事農畜醫(yī)學研究并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他曾在母牛體內成功注射牛綿狀腦病抗體疫苗,。同時,,黃禹錫和他的研究小組在人類細胞的研究中也頗有建樹,2004年,,令世界醫(yī)學界倍加關注的是黃禹錫教授成功克隆人類胚胎細胞,,并從中可以提取活性干細胞,首次證明了克隆技術應用于人類治療的可行性,。這將有助于糖尿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的治療。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預言今年也將制造出克隆狗,。
韓國黃禹錫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功地讓世界第一只克隆狗誕生,,他們在克隆狗的研究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全球有許多國家也在進行著克隆狗技術的研究開發(fā),,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基因存儲和克隆生物技術公司早在1997年便著手克隆狗實驗。
當韓國宣布世界第一只克隆狗誕生的時候,,這家克隆技術公司很快發(fā)表一份書面聲明指出,,我們欣喜地看到世界第一只克隆狗的出現(xiàn),本公司的研究隊伍多年以來一直從事著克隆狗的研究,,雖然我們未復制出世界第一只克隆狗,但是我們下一代克隆技術將很快會融入商業(yè)化,。尤其是我們研制的高效卵細胞成熟技術將有效地解決克隆狗實驗中的瓶頸問題,。
基因存儲和克隆生物技術公司稱,預計今年他們也將成功復制出克隆狗,,該公司的這種能夠讓卵細胞高效成熟的方法叫做染色質轉移技術,,這種方法將比體細胞核轉移技術更為有效、成功率更高,。
克隆技術步入商業(yè)化,,克隆貓售價3.2萬美元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克隆技術已不僅僅局限于醫(yī)學研究領域,,克隆技術的商業(yè)化發(fā)展更是前景一片光明,。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亞利桑那州企業(yè)富豪約翰·斯伯林平生十分愛憐自己的寵物犬蜜西,,2002年,,當蜜西死亡時,斯伯林十分悲痛,,便將蜜西尸體進行特殊保存,,她竟不惜花費數(shù)百萬美元要求基因存儲和克隆生物技術公司克隆自己心愛的寵物犬,。
克隆貓的技術相對要簡單一些,2002年基因存儲和克隆生物技術公司便成功誕生世界第一只克隆貓,。2004年,,該公司立即看準克隆寵物的商機無限,讓克隆貓列入商業(yè)化經銷范圍,。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克隆了5只貓用于商業(yè)銷售,每只克隆貓的價格是3.2萬美元,。
但是,,黃禹錫教授強調稱,漢城大學并不計劃為個人定制生產克隆狗,,更不提倡將克隆技術應用在商業(yè)領域,。目前,他們制造克隆狗是著眼于未來對狗所患的遺傳性異常疾病進行有效治療,,進而加快研究人類遺傳性疾病的進程
克隆技術倍受爭議,,會引發(fā)諸多社會問題
當科學家們?yōu)橹圃斐鍪澜绲谝恢豢寺」范d奮雀躍時,全球的動物保護主義對此抱怨紛紛,。美國反動物解剖協(xié)會(AAVS)的資深分析師米勒·施皮格爾嚴肅指出,,動物克隆實驗嚴重危害了動物的健康,這種實驗從一開始效率就很低,,導致大量動物在實驗中遭受摧殘折磨,。動物克隆實驗是殘害動物的墓穴!
同時,,對于克隆技術的飛躍發(fā)展,,科學家欣喜的背后也有一絲憂慮,克隆人的出現(xiàn)將嚴重違反社會倫理道德,??茖W家在向黃禹錫課題組表示祝賀的同時也重申了世界上關于不能克隆人的禁令。“多利”之父埃安·維爾穆特表示:“越來越多的生物被成功克隆出來,,這強化了大眾的印象,,即人們有可能克隆出任何一種哺乳動物,甚至包括人類在內,。”
也許在未來,,世界第一個克隆人誕生時,科技帶給人類的將不再是發(fā)展,,而是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