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怎么辦呢?按摩緩解痛經,。
1,、摩小腹:雙手掌相互摩擦,待發(fā)熱后,,在臍下小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撫摩200次左右,。
2、揉關元,、氣海穴:以小魚際掌揉關元,,氣海穴,各1~2分鐘,。
3,、搓擦腎俞、命門穴:雙手摩擦生熱后,,交替搓擦腎俞,、命門穴。待發(fā)熱后1分鐘,,移至骶部搓擦1~2分鐘,。
4、點揉足三里,,三陰交穴,,各1分鐘,。
5、仰臥位,,雙腳蹬空,,如騎自行車一般,約2分鐘,。
6,、仰臥位,雙腿屈曲,,挺腹抬臀,,上提肛門,約2分鐘,。
7,、仰臥位,雙腿伸直高抬,,堅持數秒鐘,,放松,放下,,反復10次,。
8、調整呼吸,,練習腹式呼吸及逆式呼吸,。
痛經怎么辦,?除了以上的按摩方法,,針對性的按摩四大穴位養(yǎng)生可緩痛經。
三陰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陰交1分鐘。
功效: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太沖穴
穴位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功效: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多種婦科疾病。
子宮穴
穴位位置: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功效: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
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xiàn)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痛經的時候通常左腿也會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個暖水袋效果會更好。
功效:具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按壓血海穴能夠緩解月經期的小腹疼痛。
自我按摩對痛經的治療,,一般多主張在經前5~7天開始治療,,月經來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再施手法治療,。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療須在經前當下腹部、腰骶部出現(xiàn)疼痛時操作,。如手法得當,,可使經期提前1~2天,,隨著經血排出,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