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頭部軟組織腫脹
頭部軟組織腫脹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軟組織損傷,多發(fā)生在車禍,、事故,、建筑物倒塌、暴力打擊等事件中,。頭部軟組織損傷在頭皮損傷未破時會出現(xiàn)血腫,、滲血等癥狀,通常還會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
首先,,應讓傷者安靜臥床,不要亂動其受傷的頭部,,有傷口時及時進行清創(chuàng),、壓迫止血、傷口包扎,。
其次,,頭部在受到輕微傷害后也容易出血,可直接采用壓迫止血法,。
第三,,要嚴密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當出現(xiàn)以下一些情況時應立即送往醫(yī)院治療:
?、俦憩F(xiàn)為輕微傷卻失去意識的患者,。
②或者眼睛周圍,、鼻子,、耳朵有出血現(xiàn)象的患者。
?、蹠軅蟀橛袗盒?、嘔吐的患者,。
④會出現(xiàn)意識逐漸模糊的患者,。
?、輦螽a(chǎn)生痙攣、麻痹,、語言障礙的患者,。
⑥伴有劇烈頭痛的患者,。
二,、頭皮軟組織腫脹的原因
當近于垂直的暴力作用在頭皮上,由于有顱骨的襯墊,,常致頭皮挫傷或頭皮血腫,,嚴重時可引起挫裂傷。斜向或近于切線的外力,,因為頭皮的滑動常導致頭皮的裂傷,、撕裂傷,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能緩沖暴力作用在顱骨上的強度,。常見的暴力作用方式為:
1.打擊與沖撞打擊是運動著的外物擊傷頭部,。因致傷物的速度與大小不同,,可造成不同的損傷。如致傷物體積大,,速度慢,,常造成頭皮挫傷和血腫;體積大,速度快則造成頭皮挫裂傷;體積小,,速度快常致頭皮小裂傷,,同時常伴有穿透性顱腦損傷。沖撞是運動著的頭部撞擊于外物,,常見于車禍,、跌傷、墜落傷,。當沖撞于面積寬闊而平坦的外物時,,若速度慢,常致頭皮挫傷和血腫;如沖撞速度快,,則常造成頭皮裂傷且伴相鄰頭皮挫傷及顱骨骨折,。而沖撞于面積狹窄、形狀尖銳的外物時,,易造成頭皮裂傷,。
2.切割與穿戳切割是由于鋒利的物體作用于頭皮所致,,往往造成邊緣整齊的頭皮裂傷。穿戳是由于尖銳的外物作用于頭部所致,,往往造成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頭皮裂傷,,且常伴開放性顱腦外傷。
3.摩擦和牽扯摩擦是由于暴力呈切線方向作用于頭部所致,,常造成頭皮擦傷及挫傷,,重者可引起部分頭皮撕脫傷。牽扯是由于頭皮受到強大的牽拉力作用所致,,主要見于女工發(fā)辮卷入轉(zhuǎn)動的機輪中,,常呈大片頭皮或全頭皮的嚴重撕脫傷。
4.擠壓是由相對方向的暴力同時作用于頭部所致,,常見于樓板擠壓和產(chǎn)傷,。除造成著力部位的頭皮挫傷及血腫外,常合并顱骨骨折或腦外傷,。
三、頭皮軟組織腫脹的表現(xiàn)
1.頭皮裂傷頭皮屬特化的皮膚,,含有大量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容易隱藏污垢,、細菌,容易招致感染,。然而頭皮血液循環(huán)十分豐富,,雖然頭皮發(fā)生裂傷,只要能夠及時施行徹底的清創(chuàng),,感染并不多見,。在頭皮各層中,,帽狀腱膜是一層堅韌的腱膜,,它不僅是維持頭皮張力的重要結(jié)構(gòu),也是防御淺表感染侵入顱內(nèi)的屏障,。當頭皮裂傷較淺,,未傷及帽狀腱膜時,裂口不易張開,,血管斷端難以退縮止血,,出血反而較多。若帽狀腱膜斷裂,,則傷口明顯裂開,,損傷的血管斷端隨傷口退縮,、自凝,故而較少出血,。
(1)頭皮單純裂傷 常因銳器的刺傷或切割傷,,裂口較平直,創(chuàng)緣整齊無缺損,,傷口的深淺多隨致傷因素而異,,除少數(shù)銳器直接穿戳或劈砍進入顱內(nèi),造成開放性顱腦損傷者外,,大多數(shù)單純裂傷僅限于頭皮,,有時可深達骨膜,但顱骨常完整無損,,也不伴有腦損傷,。
(2)頭皮復雜裂傷 常為鈍器損傷或因頭部碰撞在外物上所致,裂口多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有挫傷痕跡,,創(chuàng)內(nèi)裂口間尚有纖維相連,沒有完全斷離,,即無“組織挫滅”現(xiàn)象,,在法醫(yī)鑒定中,頭皮挫裂傷創(chuàng)口若出現(xiàn)“組織挫滅”,,常暗示系金屬類或有棱角的兇器所致,。傷口的形態(tài)常能反映致傷物的大小和形狀。這類創(chuàng)傷往往伴有顱骨骨折或腦損傷,,嚴重時亦可引起粉碎性凹陷骨折或孔洞性骨折穿入顱內(nèi),,故常有毛發(fā)、布屑或泥沙等異物嵌入,,易致感染,。檢查傷口時慎勿移除嵌入顱內(nèi)的異物,,以免引起突發(fā)出血,。
(3)頭皮撕裂傷 大多為斜向或切線方向的暴力作用在頭皮上所致,撕裂的頭皮往往是舌狀或瓣狀,,常有一蒂部與頭部相連,。頭皮撕裂傷一般不伴有顱骨和腦損傷,但并不盡然,,偶爾亦有顱骨骨折或顱內(nèi)出血,。這類患者失血較多,但較少達到休克的程度,。
2.頭皮撕脫傷頭皮撕脫傷是一種嚴重的頭皮損傷,,幾乎都是因為留有發(fā)辮的婦女不慎將頭發(fā)卷入轉(zhuǎn)動的機輪而致,。由于表皮層、皮下組織層與帽狀腱膜3層緊密相接在一起,,故在強力的牽扯下,,往往將頭皮自帽狀腱膜下間隙全層撕脫,有時連同部分骨膜也被撕脫,,使顱骨裸露,。頭皮撕脫的范圍與受到牽扯的發(fā)根面積有關(guān),嚴重時可達整個帽狀腱膜的覆蓋區(qū),,前至上眼瞼和鼻根,,后至發(fā)際,兩側(cè)累及耳郭甚至面頰部,?;颊叽罅渴а芍滦菘?,但較少合并顱骨骨折或腦損傷,。
3.頭皮血腫頭皮富含血管,遭受鈍性打擊或碰撞后,,可使組織內(nèi)血管破裂出血,,而頭皮仍屬完整。頭皮出血常在皮下組織中,、帽狀腱膜下或骨膜下形成血腫,,其所在部位和類型有助于分析致傷機制,并能對顱骨和腦的損傷作出估計,。
四,、頭皮軟組織腫脹該如何治療
1.頭皮裂傷
(1)頭皮單純裂傷 處理的原則是盡早施行清創(chuàng)縫合,即使傷后逾24小時,,只要沒有明顯的感染征象,,仍可進行徹底清創(chuàng)并一期縫合,同時應給予抗菌藥物及破傷風抗毒素(TAT)注射,。清創(chuàng)縫合方法:剃光裂口周圍至少8cm以內(nèi)的頭皮,,在局麻或全麻下,用滅菌清水沖洗傷口,,然后用消毒軟毛刷蘸肥皂水刷凈創(chuàng)部和周圍頭皮,,徹底清除可見的毛發(fā)、泥沙及異物等,,再用生理鹽水至少500ml以上,,沖凈肥皂泡沫。繼而用滅菌干紗布拭干創(chuàng)面,,以碘酒,、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對活躍的出血點可用壓迫或鉗夾的方法暫時控制,待清創(chuàng)時再一一徹底止血,。常規(guī)鋪巾后由外及里分層清創(chuàng),,創(chuàng)緣修剪不可過多,以免增加縫合時的張力,。殘存的異物和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清除,,術(shù)畢縫合帽狀腱膜和皮膚。若直接縫合有困難時可將帽狀腱膜下疏松層向周圍行分離,,施行松解術(shù)之后縫合,。必要時亦可將裂口作S形、三叉形或瓣形延長切口,,以利縫合,,一般不放皮下引流條。傷口較大且污染明顯者,,縫合后應作低位戳口置引流條,,并于24小時后拔除。傷后2~3天也可一期清創(chuàng)縫合或部分縫合加引流,。術(shù)后抗菌治療并預防性肌內(nèi)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皮試陰性后),。
(2)頭皮復雜裂傷 處理的原則是應及早施行清創(chuàng)縫合,并常規(guī)用抗生素及TAT,。清創(chuàng)縫合方法:術(shù)前準備和創(chuàng)口的沖洗清創(chuàng)方法如上所述,。由于頭皮挫裂傷清創(chuàng)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皮殘缺,應注意頭皮小殘缺的修補方法,。對復雜的頭皮裂傷進行清創(chuàng)時應做好輸血的準備,。機械性清潔沖洗應在麻醉后進行,以免因劇烈疼痛刺激引起心血管的不良反應,。對頭皮裂口應按清創(chuàng)需要有計劃地適當延長,,或作附加切口,以便創(chuàng)口能夠一期縫合或經(jīng)修補后縫合,。創(chuàng)緣修剪不可過多,,但必須將已失去血供的挫裂皮緣切除,以確保傷口的愈合能力,。對殘缺的部分,,可采用轉(zhuǎn)移皮瓣的方法,,將清創(chuàng)創(chuàng)面閉合,,供皮區(qū)保留骨膜,以中厚斷層皮片植皮覆蓋之,。
(3)頭皮撕裂傷 由于撕裂的皮瓣并未完全撕脫,,常能維持一定的血液供應,,清創(chuàng)時切勿將相連的蒂部扯下或剪斷。有時看來十分窄小的殘蒂,,難以提供足夠的血供,,但卻出乎意料的使整個皮瓣存活。清創(chuàng)縫合方法已如前述,,原則上除小心保護殘蒂之外,,應盡量減少縫合時的張力,可采用帽狀腱膜下層分離,,松解裂口周圍頭皮,,然后予以分層縫合。若張力過大,,應首先保證皮瓣基部的縫合,,而將皮瓣前端部分另行松弛切口或轉(zhuǎn)移皮瓣加以修補。
2.頭皮血腫
(1)皮下血腫 頭皮下血腫多在數(shù)天后自行吸收,,無需特殊治療,,早期給予冷敷以減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時之后改為熱敷以促進血腫吸收,。
(2)帽狀腱膜下血腫 對較小的血腫可采用早期冷敷,、加壓包扎,24~48小時后改為熱敷,,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腫巨大,則應在嚴格皮膚準備和消毒下,,分次穿刺抽吸后加壓包扎,,尤其對嬰幼兒患者,須間隔1~2天穿刺1次,,并根據(jù)情況給予抗生素,。血腫不消失或繼續(xù)增大者,在排除顱骨骨折及顱內(nèi)損傷后,,可經(jīng)套管針置入引流管引流數(shù)天,,也可切開清除血腫并止血,嚴密縫合傷口,,加壓包扎,,并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血腫合并感染者應切開引流,。嬰幼兒的帽狀腱膜下血腫可導致全身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必要時尚需補充血容量的不足。
3.頭皮撕脫傷
首先應積極采取止血、止痛,、抗休克等措施。用無菌敷料覆蓋創(chuàng)面加壓包扎止血,,并保留撕脫的頭皮備用,,爭取在12小時內(nèi)送往有條件的醫(yī)院清創(chuàng)。根據(jù)患者就診時間的早晚,、撕脫頭皮的存活條件,、顱骨是否裸露以及有無感染跡象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