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厥因其涉及疾病種類多,、診斷過程復雜等原因,,一直是內(nèi)科中最難診治的疾病之一。其中自主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紊亂,、血管舒縮障礙是暈厥的主要病因之一,。通常除病史和體格檢查外,還依靠直立傾斜試驗輔助診斷,,但目前臨床上仍有許多醫(yī)師對該方法操作方法,、診斷標準、適應證及禁忌證認識不足的情況,。本文總結(jié)最新直立傾斜試驗標準操作流程,供大家共同學習,。
適應證
①評估不明原因反復發(fā)作的暈厥,;②高風險情況下發(fā)生的不明原因的單次暈厥事件(如暈厥發(fā)生可能導致創(chuàng)傷或從事高風險職業(yè)),或無器質(zhì)性心臟病反復發(fā)生暈厥,,或雖然存在器質(zhì)性心臟病,,但心原性暈厥的可能已經(jīng)被排除;③明確患者發(fā)生神經(jīng)介導性暈厥的易感程度,;④鑒別反射性暈厥和直立性低血壓性暈厥,;⑤鑒別伴有抽搐的暈厥和癲癇,;⑥評估頻繁暈厥和心因性疾病的患者。
操作方法
(1)成人陽性反應
?1 型為混合型: 暈厥時心室率不低于 40 次/min 或低于 40 次/min 時間<10 s 伴有或不伴時間<3 s 的心臟停搏,,心率減慢前血壓下降,;
2A 型為心臟抑制型無心臟停搏:心室率低于 40 次/min 時間 ≥ 10s,但無 ≥ 3s 的心臟停搏,,心率減慢前血壓下降,;
2B 型為心臟抑制型伴心臟停搏。心臟停搏 ≥ 3s,,血壓下降在心率減慢前或與之同時出現(xiàn),;
3 型為血管抑制型:收縮壓<60~80 mmHg 或收縮壓或平均血壓降低 ≥ 20~30 mmHg,暈厥高峰時心率減慢 ≤ 10%,;
4 型為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直立傾斜試驗 10 min 內(nèi)心率較平臥位增加 ≥ 30 次/min,,收縮壓下降<20 mmHg(即排除直立性低血壓)。
(2)兒童陽性反應
1 型為血管迷走性暈厥:直立傾斜試驗中出現(xiàn)暈厥或暈厥先兆伴下述情況之一者為陽性:①血壓下降,,②心率下降(4~6 歲<75 次/min,,7~8 歲<65 次/min,8 歲以上<60 次/min),,③竇性停搏代之交界性逸搏心率,,④一過性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及長達 3s 的心臟停搏;
2 型為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直立傾斜試驗 10 min 內(nèi)心率較平臥位增加 ≥ 40 次/min 和(或)心率最大值達到標準(6~12 歲 ≥ 130 次/min,,13~18 歲 ≥ 125 次/min),,同時收縮壓下降<20 mmHg,舒張壓下降<10 mmHg,;
3 型為直立性低血壓:直立傾斜試驗 3 min 內(nèi)收縮壓下降 ≥ 20 mmHg 和(或)舒張壓下降 ≥ 10 mmHg,,心率無明顯變化;
4 型為直立性高血壓:直立傾斜試驗的 3 min 內(nèi)收縮壓增加 ≥ 20 mmHg 和(或)舒張壓較平臥位增幅達到標準(6~12 歲 ≥ 25 mmHg,;13~18 歲 ≥ 20 mmHg),,或血壓最大值達到標準(6~12 歲 ≥ 130/90 mmHg,13~18 歲 ≥ 140/90 mmHg)
診斷標準
①出現(xiàn)意識喪失或疑似意識喪失時不伴有低血壓和(或)心動過緩可考慮心理性假性暈厥,;②無結(jié)構(gòu)性心臟病患者出現(xiàn)反射性低血壓/心動過緩,,未誘發(fā)出暈厥者為可疑反射性暈厥;③無結(jié)構(gòu)性心臟病患者出現(xiàn)反射性低血壓/心動過緩伴有暈厥或進行性直立性低血壓(伴或不伴有癥狀)分別診斷為反射性暈厥和直立性低血壓,。
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1)禁忌證:
①嚴重冠脈狹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腦血管狹窄、重度主動脈瓣和二尖瓣狹窄,、妊娠,;
②使用異丙腎上腺素激發(fā)時除上述禁忌證外尚包括未控制的高血壓、已知有嚴重心律失常;
③使用硝酸甘油激發(fā)時包括青光眼,、低血壓,。
(2)注意事項:
①持續(xù)監(jiān)測心電圖和血壓,備好搶救措施,;②直立傾斜試驗陽性不能排除心臟性暈厥存在,;③75 歲以上患者慎做。
參考文獻
[1] 直立傾斜試驗標準操作流程中國專家推薦意見. 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6,31(8).80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