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的伯明翰心臟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有力地說明患有高血壓的病人,,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顯著高于血壓正常的人。
他們進行的這一項研究,,對5209人進行了時間長達30年之久的觀察和隨訪,。他們的計劃安排是,每隔2年為進行觀察的對象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這些檢查包括心臟病史的詢問,、體格檢查,,如測量
血壓和肺活量等生理檢查項目,還要作心電圖檢查,、有關的血液化驗,。
對高血壓的診斷,他們采取的標準是收縮壓至少達到160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至少達到95毫米汞柱,。其中有一項或兩項兼有者,即診斷為高血壓病,。
如果多次測得的收縮壓低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低于90毫米汞柱的人為血壓正常,。
血壓界于上述二者之間的,稱為“臨界高血壓”,。血壓在臨界高血壓水平的人,,有可能發(fā)展為高血壓病。
對于被觀察的5000多人,,第一次檢查的時候,,已經(jīng)確定了他們都沒有患冠心病的證據(jù)。但是,,在長達30年的隨訪觀察中,,有708人出現(xiàn)了心肌梗死,其中男病人多于女病人,。
然后再對這些患有冠心病的人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男性病人中,凡有高血壓的人,,比血壓正常的人,,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明顯升高;其次是有臨界高血壓的人,。而心肌梗死發(fā)病率最低的是血壓正常的那些人,。
如果有“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就更高了,。
此外,,美國的這些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人當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時,,癥狀往往表現(xiàn)不突出,,沒有明顯的胸痛,,而且也沒有冷汗淋漓等癥狀,所以將其稱為“無癥狀性心肌梗死”,。但是無明顯癥狀的心肌梗死,,并不意味著病情不重,或將來的預后良好,。恰恰相反,,這種類型的心肌梗死與具有典型癥狀者的病人,結果可能更為險惡,。
所以,,防治高血壓對減少冠心病的發(fā)生,顯得更為重要,。
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除了要經(jīng)常檢查血壓,并且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服藥,,還要定期作常規(guī)的心電圖檢查,,至少每年要檢查一次。同時,,也要限制飲食中的高膽固醇,,減輕體重,戒煙,,限制鹽的攝入,,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這樣做對預防冠心病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