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危險的疾病,,以50歲左右病人最為常見。有研究發(fā)現,,腦出血后20~30分鐘即形成血腫,,6~7小時后,血腫周圍開始出現血清滲出及腦水腫,。隨著時間的延長,,將繼發(fā)心、肺,、腎,、電解質失衡等并發(fā)癥,進一步加重腦損害,,危及生命,。因此,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院前急救要做到“八早”,,才能有效控制繼續(xù)出血,,維持生命體征,預防并發(fā)癥,,減少殘障,,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質量。
?、迸袛嗖∏榭於鴾?/p>
極早認識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先兆表現,,可初步做出診斷:①意識障礙:輕者神志恍惚,昏睡,、叫醒后又很快人睡,;重者突然昏迷,。②肢體無力或麻木:面部、上肢,、下肢感覺障礙,,有蟻行感,無痛覺感,;單側上肢或下肢運動不靈活,,不能提舉重物,行走易摔跤,。③語言障礙:突然說話不利索,,或說不出話來。④瞳孔可為一側大,、一側?。换螂p側瞳孔如針尖大??;又或兩側瞳孔擴大。⑤理解能力下降,,或記力減退,。⑥視覺障礙:單眼視物不清,眼球轉動不靈活,。⑦平衡功能失調:患者站立不穩(wěn),。
如患者突然昏迷,,病情加重,,血壓明顯升高達180/l00mmHg以上,;嘔吐不止,,酣聲大作,全身高熱或大汗,;呼吸微弱,、斷續(xù),,出現嘆息樣呼吸(6次/min左右)等癥狀,,應考慮為急危重癥腦出血,。
⒉保持鎮(zhèn)靜
讓患者平臥位,,避免震動,,以免加重病情。同時,,為了使患者呼吸道通暢,,可將其一側肩部墊高,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迅速松解患者衣領和腰帶,,保持安靜,以防加重出血,。
?、尘偷負尵?/p>
對呼吸、心跳驟停者,,立即就地行心肺復蘇等搶救措施,。
?、幢WC呼吸道暢通
應足量給氧,,避免因缺氧而加重腦水腫。觀察血壓,、瞳孔的變化,,防止血壓過高,加重出血而出現腦疝,。
?、悼刂蒲獕?/p>
常用作用快、副作用小的降壓藥,,如消心痛或心痛定1O~20mg置于患者舌下降壓,;硝普鈉靜脈滴注,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密切觀察血壓變化。目前,,急性腦出血的治療原則仍應遵循不超過20%的降壓幅度,,緩慢將平均動脈壓(MAP)控制在130mmHg內,尼卡地平(硝砒胺甲酯)或拉貝洛爾(柳胺芐心定)靜脈制劑可避免血壓急速跌落,。
?、吨委熌X水腫
高血壓性腦出血后有90%患者產生腦水腫,可用20%甘露醇250ml靜脈快速點滴為首次脫水用藥,,如病情較重或轉運時間較長,,間隔再使用速尿20~40mg靜脈推注,以減輕腦水腫,。
?、吩缙趹弥寡幒图に?/p>
高血壓性腦出血大多數是因為動脈硬化血管破裂所致,此時應用止血劑可以對小出血,、點狀出血起止血作用,,亦可以防治消化道出血的并發(fā)癥。
激素具有改善腦血管通透性,增強腦水腫滲出液的吸收,,恢復腦血管的調節(jié)機制,,解除腦血管痙攣,起到保護腦細胞的作用,。特別是地塞米松有較強的抗水腫和解除血管痙攣的效果,,與甘露醇聯(lián)合使用,可加強脫水作用,,能較好地防止腦水腫“反跳”現象,。
⒏早期或超早期手術
手術能及時清除腦內血腫,,減少或解除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使被擠壓移位的部分腦組織及時復位,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繼發(fā)性腦水腫,、腦缺氧減輕,顱內壓降低,,明顯降低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質量。
目前,,中,、重度腦溢血手術治療優(yōu)于保守治療已成定論,其適應癥如下:①患者清醒,,出血量中等至大量的患者(通常皮質下,、殼核出血>30ml,丘腦出血>10ml),;②小腦血腫>10ml,,血腫直徑>3cm,伴有腦干壓迫和伴有腦積水的患者,;③中等至大量腦葉出血,,出血后保留一定程度的意識和神經功能,應積極手術治療,,挽救生命,;④年輕患者。
隨著CT引導定位及立體定向技術的發(fā)展,,采用血腫單純穿刺吸引,,血腫破碎吸引以及注藥溶解血腫等方法清除血腫簡單易行,創(chuàng)傷小,,無需全身麻醉即可實施,,因此,上面提出的適應癥可以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