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指的是從我國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常常出現的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頻繁的連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又因這時溫高,、濕重、雨多,,器物容易受潮生霉,,故名霉雨。一般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出梅后盛夏開始。中國歷書上向有霉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霉”,,結束之日稱為“出霉”。芒種后第一個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個未日出霉,。入霉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霉總在7月8~19日之間。
梅雨時節(jié),,氣溫較高,,雨量豐沛,十分有利于水稻,、蔬菜,、瓜果等多種作物的生長。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逐漸摸透了梅雨的脾氣,,合理地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將農作物布局和茬口安排做到因時制宜,,讓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贏得了“兩湖熟,天下足”和“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
芒種節(jié)氣梅雨多 濕氣重
梅雨時節(jié)由于濕度開始增加,,人們特別容易困倦,所以,,健康人群在精神方面要特別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和憂郁的情緒,這樣機體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在此時節(jié),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因為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及時補充水分才能讓機體處于一個平衡狀態(tài),,防病于未然,。中午要適當的午睡,有利于健康,。應定時通風換氣,,每天至少要到戶外活動1―2小時。衣衫要勤洗勤換,。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祛暑、清熱解毒食物為主,,如利水祛濕類食物:黃豆,、綠豆、金針菜、冬瓜等,,清熱祛暑類食物:西瓜,、荷葉、絲瓜,、黃瓜,、芹菜、莧菜,、甘蔗等,,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茼蒿、茭白,、竹筍,、菜瓜、荸薺等,,健脾利濕的食物有:蠶豆,、赤豆、青魚,、鯽魚,、鰱魚,、扁魚等,。
芒種時節(jié)祛濕3個保健措施
1、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
2,、避免外濕傷身
盡量少在潮濕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或在墻角放置干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后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3、飲食祛濕
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
食療祛濕推薦
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
高梁:有健脾益腎、滲濕止痢的功效,。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癥,。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