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關注艾灸養(yǎng)生,,通過網絡了解艾灸知識與作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好事,,但科愛元素發(fā)現,,在艾灸研究與科技艾灸日漸成熟的今天,網絡上依舊存在著許多“不科學的艾灸原理與作用”,,且傳播廣遠,,閱讀量巨大。艾灸可保健養(yǎng)生,,也可救命救急,錯誤的醫(yī)療信息將會對讀者造成難以想象的潛在危險,。
科愛元素匯總整理了關于艾灸中被熱門關注的幾個問題,,并通過科研論文求證,揭開這艾灸的十大科學真相,。有考證,,有真相!
誤區(qū)一:艾灸是中醫(yī)療法,不需要科學研究,。
科學真相:
事實上,,現代醫(yī)學從未放棄對中醫(yī)中藥的科學研究,正是科研人員在醫(yī)療領域的不斷深入鉆研,,才有今天醫(yī)療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每年有大量創(chuàng)新的治療方式、醫(yī)療器械,、藥物,、日常保健養(yǎng)生用品推出,這些科學研究造福了整個人類的健康與未來,,并會一直這么發(fā)展下去,。
艾灸被廣泛應用于現代臨床,被科技革新智能化,、商品化,,甚至傳承至千家萬戶,自然離不開科學研究,。
(艾灸中,,煙往上飄走,熱往下傳遞)
誤區(qū)二:無煙不為艾,,無火不為灸,,艾灸一定要有煙有火。
科學真相:
艾灸的一般定義是,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這種說法并不十分準確,,因為艾灸起效主要通過艾的藥力,、溫熱效應和光輻射效應等綜合作用實現的。也就是說,,如果可以復制艾灸的藥力,、溫熱效應和紅外光輻射效應并達到相應效果,也是艾灸,。
艾灸中的艾即艾草,,灸即灸療。灸療是利用燃燒某些材料產生的溫熱,,或利用某些材料直接與皮膚接觸刺激人體的穴位,,從而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臨床上,,灸治材料不止有艾,,也有選用其它材料的。燃燒的材料雖然不同,,但溫熱作用是相同的,,無論是艾灸、電熱灸或其他致熱物質的灸法,,其防病治病均是溫熱刺激的結果,。如傳統(tǒng)的隔物灸也是把艾火隔絕了,通過熱力傳遞藥效刺激人體部位,。
而艾煙的治療作用一直存在爭議,,若說艾煙在艾灸中占重要作用,但在艾灸過程,,艾熱往皮膚傳遞,,艾煙往上飄走,并沒有直接作用在人體?,F代研究表明艾煙有一定的空氣消毒殺菌作用,,但煙霧中伴隨著一氧化碳和空氣顆粒物,長期暴露在艾煙環(huán)境下的醫(yī)生和養(yǎng)生工作人員,,容易出現煙癢,、喉痛、腹痛等癥狀,。
誤區(qū)三:無煙艾灸=暖寶寶?
科學真相:
上面已經解釋過,,艾灸是藥力,、溫熱效應、光輻射效應等的共同作用,。無煙艾灸只要可以模擬艾灸的原理,,就能發(fā)揮相近的效果。
網上流傳一些說法:紅外線和自發(fā)熱貼都不足以稱之為灸,,沒有灸火就跟暖寶寶沒區(qū)別,。
科愛元素再劃一次重點:
灸療是利用燃燒某些材料產生的溫熱,或利用某些材料直接與皮膚接觸刺激人體的穴位,,從而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溫熱刺激就是重點!暖寶寶本就是灸法的現代發(fā)展產物之一,能緩解宮寒疼痛就已經證明溫熱刺激的作用,,暖寶寶沒有艾藥與紅外輻射效應,,自然無法與艾灸比較。
誤區(qū)四:現代艾灸儀沒什么用?
科學真相:
多項臨床研究表明,,艾灸儀在艾絨不燃燒,、不冒煙、無污染,、操作簡單方便的情況下,也能有與傳統(tǒng)艾灸具有相當的治療效果,。通過比較傳統(tǒng)艾灸療法與現代艾灸儀,,還發(fā)現現代艾灸儀遠端升溫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艾灸,且持續(xù)時間較長,。
市面上有多款艾灸儀,,它們大多根據傳統(tǒng)艾灸的作用原理制作,主要以艾絨,、加熱溫熱刺激與遠近紅外輻射為主,,并在此基礎上增添了更多智能操控功能,比如可以調節(jié)溫度,、時間,、角度等,科愛元素甚至推出了二代智能艾灸儀,,外觀時尚大氣之余還可以遙控與觸屏操作,,一個人就可自由艾灸。現代艾灸儀屬于長久耐用型產品,,建議消費者們在購買的時候選擇質量過關,、擁有全國聯保以及具有良好用戶口碑的產品。
(科愛元素艾灸儀ii代,,艾灸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生活方式)
誤區(qū)五: 艾灸條件充分了,,才對人體起作用?
科學真相:
前面解釋道,,艾灸是通過艾草藥力、溫熱刺激和紅外輻射效應等條件共同作用的,,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這些條件并不完全滿足,還能對人體起到作用嗎?
答案是可以發(fā)揮作用的,,但未必能做到艾灸的作用,。
艾草本身就是一味中草藥,《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艾葉在現代醫(yī)學中被制作成各種制劑,,發(fā)揮著抗病毒、抗菌,、鎮(zhèn)咳平喘和止血作用,。
也就是說,艾草在有效成分可被人體吸收的狀態(tài)下,,外力(如熱力和紅外線)只是幫助艾草藥效更快更深地傳遞至人體,,即使沒有這些外力,還是能發(fā)揮一定作用的,。
誤區(qū)六:艾草的氣味越大越好
科學真相:
艾灸當用陳艾,,這個毫無疑問。我們去藥店買艾條時,,有經驗的醫(yī)師都會問要陳艾還是新艾呢?一般保存一年以上的艾葉謂之陳艾,,以三年到五年陳為最好。
但是應該如何區(qū)別陳艾與新艾呢?
可以從顏色與氣味鑒別,,陳艾一般呈現淡黃色,,新艾一般呈青綠色。陳艾因其中大量揮發(fā)油已揮發(fā),,故氣味純凈溫和,,煙少,艾灰不易脫落,。而新艾因含油量高,,煙大,氣味辛烈,,艾灰易脫落,。在艾灸過程中,味道很大容易給人“很有效果”的錯覺,,但可能你只是遇上了新艾,,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還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