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級別骨折,,如垂直型股骨頸骨折(Pauwels III 級)相當于 OTA 分型的 31-B2.3 型骨折,,當存在嚴重的內(nèi)翻移位時有 16% 到 59% 的幾率導致骨不連,,11% 到 86% 幾率導致骨壞死,。
股骨頸骨折治療的關鍵是獲得穩(wěn)定的內(nèi)固定,,但是,,這類骨折外科固定的失敗率高達 30% 到 40%,,骨密度的降低及角度的增加是固定失敗的主要原因。到目前為止仍未尋找到最佳的固定技術,。因而,,有學者對各種固定裝置對垂直型股骨頸骨折的固定力量進行了生物力學的研究比較。
Husby 教授等人測試了空心螺釘,,動力髖螺釘 (DHS) 鋼板以及 Knowles 針的彎曲斷裂率,,并未發(fā)現(xiàn)其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Baitner 教授等人測試了動力髖螺釘和空心螺釘在骨質(zhì)疏松骨標本中的牢固性,結果顯示動力髖螺釘?shù)慕Y構更加牢固,。
Swiontkowski 教授等人評價了 6 種不同的螺釘及一種 DHS 的牢固性,,最終認為空心螺釘對于扭轉力的牢固控制要優(yōu)于 DHS。Aminian 教授等人在 32 例尸體股骨上比較四種不同固定技術的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固定力最強的為股骨近端鎖定鋼板,,之后為動力髁螺釘,動力髖螺釘,,空心螺釘,。
鑒于目前的外科技術的高失敗率,Crichlow RJ. 教授采用 2.7-mm 的有限接觸動力加壓鋼板對股骨頸骨折部位進行加強固定,,鋼板按照固定部位有一弧度,,以貼合股骨頸的前下輪廓。
采用改良 Smith-Petersen 直接前側入路,,標準 T 型關節(jié)切開,,直視下骨折復位。多根克氏針臨時固定后,,將下肢極度外旋,,將 2.7-mm LCDC 鋼板支撐位置于股骨頸下。標準技術如空心螺釘或 DHS 固定股骨頸達到最終固定(圖 1),。
圖 1,,19 歲女性患者平片顯示垂直型股骨頸骨折 (OTA 分型 31-B2.3) 采用加強固定
因此 Kunapuli SC 教授等人假設加強固定可顯著提高負載失敗壓力、對能量緩沖吸收能力及軸向剛度,,比較了負載失敗壓力,、破壞吸收能以及加強及未加強固定時的軸向剛度,相關結果發(fā)表在近期 J Orthop Trauma 雜志上,。
研究人員使用 40 具復合股骨上對加強或未加強的兩組外科螺釘?shù)墓潭α窟M行比較:(1)呈倒三角型打入的 7.3-mm 空心螺釘,,(2)135°動力髖螺釘(圖 2)。加強固定即 2.7-mm 鎖定鋼板置于股骨頸前下側,。四組標本進行負載失敗壓力,、破壞吸收能及軸向剛度的測量。
圖 2,,4 個實驗組的固定技術:單純空心螺釘 (A),,單純 DHS (B), 空心螺釘聯(lián)合鎖定鋼板加強固定 (C),DHS 聯(lián)合鎖定鋼板加強固定 (D)
不論是空心螺釘還是動力髖螺釘,,采用 2.7-mm 鎖定鋼板加強固定均可提高負載失敗壓力,,平均提高 83%。使用空心螺釘?shù)呢撦d失敗壓力比 DHS 的負載失敗壓力高 26%,。加強固定可提高破壞吸收能 183%,,軸向剛度 35%,。
垂直型股骨頸骨折通過采用 2.7-mm 鎖定鋼板加強固定可顯著提高固定力量,同時,,空心螺釘?shù)墓潭α匡@著高于動力髖螺釘?shù)墓潭α俊?/p>
結果表明通過內(nèi)側支撐鋼板加強固定可應用于此類骨折,。該解剖區(qū)域無軟組織覆蓋,因而不需要過多的剝離,。鎖定鋼板非常小而且一般容易獲得,,選擇 2.7-mm 鎖定鋼板是因為其外形較粗大而非它能提供鎖定螺釘。同時并不需要做額外的切口,,鋼板可在臨時固定后使用或患者極度外旋最終固定后使用,。
該鋼板不會引起撞擊因為其尺寸較小同時為直接內(nèi)側放置。鋼板不需取出,,除非有感染或者骨不連需要進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這種情況下,,通過常規(guī)股骨近端暴露即可輕易進行,。然而,該研究需要更多的活體在體研究去驗證這些結果以及專門的測試去驗證加強固定是否可降低固定失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