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與治療措施模式圖
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在不同領域治療策略:
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
1.?腎病
無論何種病因的 CKD 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延緩 CKD 進展是共同的治療目標。
2. 視網膜病變研究
3. 周圍神經病變研究
PubMed 上 2000 年~2017 年搜索關鍵詞: 「神經病變」,、「多發(fā)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 「酒精性神經病變」,、「化療導致的神經病變」,、「慢性炎癥脫髓鞘多發(fā)神經病變」、 「血管炎神經病變」研究,,可得出結論:?及時病因診斷,, 是多發(fā)周圍神經病變合理治療的開始。
痛性 DPN 的診治
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進展
1. 心衰,、卒中
(1)心衰得到進一步關注,,被稱為最重要、 可防,、 可治的 2 型糖尿病心血管并發(fā)癥,。
(2)腦卒中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糖尿病是其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NESS-CHINA(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Stroke in China): 全國卒中調查結果顯示了我國卒中患病率,、發(fā)病率、死亡率的基本情況,。
糖尿病與卒中相關研究
2. 周圍血管病變
下肢動脈病變(LEAD)相關研究顯示中國 T2DM 治療不足,, 易增加下肢動脈疾病風險。LEAD 在中國 T2DM 患者總發(fā)病率為 21.2%,, 其中新診患者占 10.6%,。LEAD 發(fā)病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 高血壓、 血脂異常和吸煙,。
(1)外周動脈疾?。≒AD):
主要癥狀:腿無力、 行走中大腿和小腿肌肉疼痛,;10~20% PAD 病人有間歇性跛行,;椎管狹窄導致的神經源性疼痛, 是走后疼痛??删徑?。
體格檢查:皮溫、 顏色蒼白,、 動脈脈搏,、 跛行距離、 ABI,;
輕到中度缺血,, 膝下毛發(fā)缺如、 皮下脂肪萎縮,, 趾甲變厚,;
皮膚變紅、 脈搏消失,、 淤點或淤斑,、 直立水腫;
踝動脈和股動脈聽診器聽診,, 準確性93.8%;
聽到聲音,、 且無雜音則排除PAD,, 特異性和預測高達98.3%、 94.9%,。
(2)踝肱動脈壓指數(ABI):
敏感性95%,、 特異性99%,,早期 PAD 敏感性不好,;
≥1.30血管鈣化、 彈性低, 要加測 TBI,;
1.00~1.30正常
0.91~0.99邊界
≤0.9異常: 0.71~0.90 輕度 PAD,,0.41~0.70 中度 PAD,,≤0.4 嚴重肢體PAD;
缺血定義: ABI <0.9 且 TBI <0.75,。
臨床診治「便簽」
腳摸起來是熱的還是冷的?
腳趾,、 腳或腿上有毛發(fā)嗎?
能感覺到足背脈搏嗎,? 如果弱或無,, 能感覺到脛后脈搏嗎,? 如果軟弱或無, 能感覺到摑動脈脈搏嗎,?
有依賴性皮膚變紅嗎,? 如果發(fā)現異常,, 請參考血管會診。
ABI 小于 0.90 符合 PAD 轉診病人可轉給血管外科
DCSI(Diabetes Complications Severity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