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檢測「沉默型」冠心?。?/p>
心臟疾病是全球性致死病因之一,,而冠心病指的是由于斑塊(膽固醇積累,、鈣化或其他原因)形成而造成冠狀動脈供血功能異常的心臟疾病。
冠心病常見癥狀包括胸痛及呼吸困難(勞累后尤甚),,但是很多罹患冠心病的患者無明顯癥狀,,因此這部分患者無法獲悉其心臟問題,我們稱這種無癥狀冠心病為「沉默型冠心病」,。這種「無癥狀」假象往往導致患者無法及時接受治療預防心臟病發(fā)作或死亡事件,。
綜上所述,對于這部分無癥狀冠心病患者,,檢測并診斷「沉默型」冠心病十分重要,。
「沉默型」冠心病檢測適用于哪些人群?
在無冠心病癥狀人群中,,一般是那些心臟病高危的人應接受此類檢測,。因此,我們需要正確判斷高危人群類別,,恰好一些風險評估模型可幫助我們判斷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檢測,。
例如,弗明漢風險系數(shù),、匯總隊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及冠心病風險評分系統(tǒng)(SCORE)等都是可用的風險評估模型,。這些模型涵蓋了年齡、吸煙情況,、高血壓,、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
另一方面,上述風險模型幫助臨床醫(yī)生確定需要使用的治療類型,,如對高血脂患者給予他汀治療,。
上圖:左側(cè)為正常心臟冠脈分布解剖,右側(cè)為冠脈粥樣病變病理圖示。
「沉默型」冠心病檢測都有哪些項目,?
對于無冠心病癥狀的患者,,基礎檢測應掌握上文提及的患者危險因素信息,這也是常規(guī)體格檢查的組成部分,。
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做一些進一步檢查來確診無癥狀冠心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以下檢測方式,,臨床醫(yī)生需要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判斷:
1.血液檢查
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意味著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率升高,。
2.心電圖檢測
心電圖顯示了心臟的電活動情況。對于無癥狀患者來說,,運動試驗心電圖(踏車負荷試驗)并不是冠心病監(jiān)測的常規(guī)推薦方式,。
3.影像學檢查
通過影像學檢查,我們可以獲得動脈斑塊形成的有關信息,。冠心病監(jiān)測適用的影像學包括超聲檢查及CT檢查等,。
超聲檢查不僅可以觀測身體大動脈情況,也可以提供心臟整體信息,。但是其劣勢是無法有效觀測心臟小動脈病變情況,,而這部分血管阻塞后易引起心臟病發(fā)作。
針對小動脈病變,,一部分醫(yī)生推薦冠脈CT掃描檢查。此種CT檢查心臟動脈的斑塊數(shù)量,,并計算冠脈鈣化積分,,后者有助于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
關注「丁香園心血管時間」,,即可獲得 5 個丁當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