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一位危重患者同時泵著幾種血管活性藥,,主任查房時提問你:這個病人血管活性藥用量是多少 ug/kg/min 呢?
如果做足功課,,查房之前就準備好答案,,自然能夠從容應答。又或者你心算超牛,,一秒就能算出來,。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強的大腦,也不是每次都能提前準備好,,怎么辦,?今天教你一招,保證能讓你一眼看出答案,。
臨床工作中,,尤其是心血管科室,經(jīng)常會使用血管活性藥,,比如多巴胺,、腎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去甲腎上腺素,、硝酸甘油、硝普鈉等等,,這么多的血管活性藥,,每種藥物的規(guī)格及劑量范圍都不一樣,如多巴胺劑量范圍是 1~20 ug/kg/min,,腎上腺素是 0.01~0.2 ug/kg/min,,這就給使用過程中的劑量計算帶來困難。
那么,,竅門來了,。
配置公式:體重(kg)*A(mg)配制成 50 mL 溶液,,每小時走 B mL,那這個藥物使用的劑量就是 A*B/3(ug/kg/min),。
例如:一位 50 kg 的患者,,配置多巴胺溶液,需要的多巴胺是 50*3(A)= 150 mg,,150 mg 多巴胺是 15 mL,,再加 35 mL 水,配成 50 mL 的溶液,,每小時走 3 mL(B),,多巴胺的劑量就 A 是 3(A)*3(B)/3 = 3 ug/kg/min.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150 mg 多巴胺,,配成 50 mL 的溶液,,相當于每 mL 溶液含多巴胺 3 mg,每小時走 3 mL,,相當于每小時使用 9 mg 多巴胺,,換算成 ug/kg/min,就是(9*1000)ug/(50 kg*60 min)=3 ug/kg/min,。
再比如:一個 60 kg 的病人,,需要配置去甲腎上腺素溶液泵入,需要的去甲腎上腺素是 60*0.03 mg(A)= 1.8 mg,,相當于 0.9 mL 去甲腎上腺素,,再加 49.1 mL 水,配制成 50 mL 溶液,,每小時走 6 mL(B),,相當于 0.03(A)*6(B)/3 = 0.06 ug/kg/min。
參數(shù) A 可根據(jù)不同的藥進行調(diào)整,。
配置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時,A 為 3,,即 kg*3 mg/50 mL,。
配置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時 A 為 0.03,,即 kg*0.03 mg/50 mL,。
配置硝酸甘油、硝普鈉時 A 為 0.6,,即 kg*0.6 mg/50 mL,。硝酸甘油按 kg 乘以 0.6 配置,1 mL/h 相當于 0.2ug /kg/min ,配置濃度可根據(jù)常用劑量靈活掌握,。
按照這樣的方式配置血管活性藥,,套用公式 A*B/3(ug/kg/min),就可以一眼看出血管活性藥使用的劑量了,。知道了藥物的精確劑量,,才能充分體現(xiàn)血管活性藥物的量效關系,根據(jù)病人用藥量的增減,,判斷病情變化,。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臨床常用血管活性藥的使用以及部分用藥體會。
1.? 多巴胺
多巴胺可以說是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藥,,并且隨使用劑量的不同,,會有不同的α作用機制。小劑量(1~5)ug/kg/min 作用于多巴胺受體,,擴張內(nèi)臟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腎動脈,、腸系膜動脈,可增加腎小球濾過率,,適用于低心排伴腎功能損害的疾病,。中等劑量(1~5)ug/kg/min 時,激動心肌β1 受體和促進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表現(xiàn)為正性肌力作用,。大劑量時激動α1 受體,收縮血管,,減少腎臟血流,。
臨床中中小劑量的多巴胺最常用,取其增加心肌收縮力,、擴張內(nèi)臟血管的作用,。很少使用大劑量的原因是,大劑量主要用于收縮血管,,且其收縮血管的作用不如去甲腎上腺素強,,如果必須要收縮血管,不如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或其他單純的α1 受體激動劑如去氧腎上腺素,。
2. 多巴酚丁胺
主要興奮心臟的β1 受體,,正性肌力作用較強,而正性頻率的作用相對較弱,;? 劑量范圍為 2~20 μg/kg·min,,常用劑量<10 ug/kg·min,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可增加心排血量和降低毛細血管楔壓,。?
3. 腎上腺素
具有強大的α受體和β受體激動作用,,是心肺復蘇、過敏性休克,、心臟手術圍術期循環(huán)衰竭時的常用藥,。其α受體激動作用可收縮皮膚、黏膜,、腎臟血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壓,。β 受體激動時具有正性肌力和正性頻率作用,,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量,,改善重要器官如心臟,、大腦的灌注。
腎上腺素常用劑量范圍是 0.01~0.2 ug/kg·min,,特殊情況下也可增加用量,。在搶救嚴重過敏性休克時,我們腎上腺素曾用到 1 ug/kg·min 才能維持住血壓,,當然也同時用了大量的抗過敏藥,。對于心功能特別差,嚴重低血壓,,又沒有別的方法(如 ECMO,,心室輔助)輔助心臟功能,只能使用藥物維持的時候,,腎上腺素也經(jīng)常用到 0.5ug/kg·min,。這么大劑量使用,在保證心臟,、大腦重要器官灌注的同時,,也犧牲了腎臟、內(nèi)臟,、皮膚黏膜等次要器官的灌注,,需要積極行床旁血濾,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皮膚末梢注意保暖,,并用一些改善微循環(huán)的藥物如罌粟堿等,防止肢端缺血壞死,。
4. 去甲腎上腺素
主要激動血管α1 受體,,使血管尤其是小動脈和小靜脈收縮,也可激動心臟β1 受體,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快心率,,但作用比腎上腺素作用弱。
去甲腎上腺素常用劑量范圍為 0.01~0.2 ug/kg·min,。在嚴重低血壓時也可以暫時增加劑量,,維持重要器官灌注,但應盡快調(diào)整循環(huán)狀態(tài),,避免長時間大劑量使用,,盡量減輕其副作用。
我們的經(jīng)驗是:體外循環(huán)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早期,,部分病人給予利尿劑后,,可能出現(xiàn)尿量明顯增多,容量不足,,若持續(xù)大量補液可能會出現(xiàn)肺水腫或組織水腫,。如果沒有心功能低下,僅僅容量不足,,可短期小劑量(一般<0.1ug/kg·min)使用去甲腎上腺素,,維持血壓,保證心臟灌注,,同時慢慢補足容量,逐漸停用去甲腎上腺素,,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
5. 硝酸甘油
硝酸酯類應用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可擴張動脈和靜脈,,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并可改變心肌血液分布,有利于缺血區(qū)供血,,是治療心絞痛的首選藥,。個體差異較大,無固定適合劑量,,應根據(jù)個體的血壓,,心率和其他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來調(diào)整。
6. 硝普鈉
能直接松弛小動脈和小靜脈平滑肌,,擴張動靜脈的作用較硝酸甘油強,,常用劑量范圍 0.5~10 ug/kg·min。
硝普鈉可引起冠脈「竊血」現(xiàn)象,,惡化缺血區(qū)心肌血供,,一般不用于冠心病病人。硝普納還可引起肺泡靜脈短路,導致肺內(nèi)分流,,引起低氧血癥,。若長期大劑量應用,因血中的代謝產(chǎn)物硫氰酸鹽過高而發(fā)生中毒,。
血管活性藥物是把雙刃劍,,是一劑猛藥,正確合理使用可改善血流動力學,,同時應避免其副作用,。但必須要牢記,血管活性藥物不是萬能的,,最根本的還是解決原發(fā)病,,比如改善心肌供血,更換合適的瓣膜,,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調(diào)整心臟前后負荷,調(diào)整內(nèi)環(huán)境,,控制感染等,。在心功能失代償時,盡快予機械輔助,,如 ECMO,、IABP、心室輔助裝置等治療,,等待心肌功能恢復,,必要時行心臟移植。
更多精彩內(nèi)容,,歡迎關注丁香園心血管頻道官方微信號「心血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