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機
中醫(yī)認為小兒肺常不足,,腠理疏薄,六淫之邪侵襲肌表,,肺失宜肅,,氣逆痰動發(fā)為咳嗽;或臟腑內傷,;痰濁內生,,阻礙肺司肅降之職,導致咳嗽,,即所謂“咳嗽不止于肺,,亦不離乎肺”。
咳嗽見于多種疾病,,如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胸膜炎等其他系統(tǒng)疾病,。多由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引起。
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
該病的治療原則為宣肺止咳,。風寒咳嗽輔以祛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風熱咳嗽佐以疏風解表,清熱止咳,;內傷咳嗽則宜健脾益肺,,化痰止咳。
2.基本操作
(1)患兒取仰臥位:清肺經300次,,全運內八卦30次,;按揉天突50次,雙指揉乳根和乳旁50次,,揉膻中100次或開璇璣各50次,;按揉雙側足三里、豐隆,,每穴約半分鐘,。
(2)患兒取俯臥位:雙指揉雙側風門100次,揉雙側肺俞200次,。從上而下輕摩脊柱5~10遍,。
3.辨證施治
(1)風寒咳嗽:開天門100次,推坎宮50次,,揉太陽100次,;拿風池5次,拿肩井10次,,拿合谷5次,;掐揉二扇門3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100次,;揉天突100次,擦(抹)膻中,,以透熱為度,。
(2)風熱咳嗽:開天門50次,推坎宮30次,,運太陽50次,,運耳后高骨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推五經50次;分推膻中50次,,揉豐隆100次,。
(3)痰熱咳嗽:清胃經100次,清大腸經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100次,,開璇璣各100次;分背陰陽和腹陰陽各100次,。
(4)痰濕咳嗽:補脾土300次,,清胃經100次,揉板門100次,;按天突50次,,擦膻中100次;三指摩中脘兩分鐘,;揉臍及丹田100次,;按揉足三里、豐隆,,每穴約半分鐘,。
(5)陰虛燥咳:補肺經100次,補脾土300次,,補腎水100次,;揉腎頂100次,揉二人上馬50次,;清天河水100次,,運內勞宮50次;推涌泉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腎俞,,每穴約半分鐘。
(6)脾肺氣虛:補肺經100次,,補脾土30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50次,,全運內八卦5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足三里,每穴約半分鐘。
適宜技術
(1)中藥:風寒咳嗽用杏蘇散加減,;風熱咳嗽用桑菊飲加減,;痰熱者用清金化痰湯加減;偏痰濕者用二陳湯加減,;偏氣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陰虛者用沙參麥冬湯加減。
(2)針刺:采用淺刺疾出不留針,,捻轉而不提插的方法進行治療,。主穴包括大椎、天突,、合谷,。風寒咳嗽者加風池、尺澤,、風門,、大杼;風熱咳嗽者加曲池,、外關,;痰濁內生者加足三里、豐隆,、陰陵泉,;氣虛者加氣海、太淵,、太白,、足三里、肺俞,;陰虛者補復溜,、太淵,瀉尺澤,、內庭,。
(3)耳針:術者用耳針淺刺神門、上屏尖,、下屏尖,、氣管穴,每次選3~4穴,,左右交替,。
注意事項
(1)由于小兒呼吸道生理解剖特點、過敏因素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常易誘發(fā)咳嗽,,治療時應注意排除誘因,。推拿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但若繼發(fā)細菌感染需配合抗菌治療,;若伴營養(yǎng)不良,、貧血及佝僂病等應合理喂養(yǎng),積極防治原發(fā)病,。
(2)推拿應排除結核,、腫瘤引起的咳嗽。
(3)積極治療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注意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4)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油氣等刺激,。
http://hnhlg.com/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