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一種以冬春季多見的是頸部軟組織損傷癥,,臨床表現(xiàn)為入睡前并無任何異常,晨起突感頸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適,,多為一側發(fā)生,亦有兩側俱痛或一側重一側輕的,。由于疼痛使頸項活動欠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于異常位置,,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與中醫(yī)學的“項強”,、“失枕”、“失頸”相類同,。
1.用毛巾包取一冰塊冷敷于痛疼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適宜于落枕48小時內(nèi)。
2.葛根100克,,白芍50克,,甘草20克。用白棉布包好放入鍋中,,急火煎煮約30分鐘后取出,,溫度適宜后趁熱將藥包外敷于痛疼部。每次30分鐘,,每日一次,。
3.取數(shù)塊棉布條在山西老陳醋中浸泡后平敷于痛疼部,再將50℃~60℃的熱水袋放于棉布條上,,以患者自覺局部皮膚溫熱不燙為原則,。熱敷30分鐘后,令患者自行緩慢地做頸部活動,。
4.醫(yī)生右手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艾條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患者痛疼部位,點燃端的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度。施溫和灸30分鐘,,灸畢令患者在診室內(nèi)避風休息30分鐘后,。
5.醫(yī)生用一手拇指,力量適中地按壓患側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落枕穴(在手背側,,當?shù)诙⒌谌乒侵g,,掌指關節(jié)后約0.5寸處),,以患者自覺局部酸脹為度,同時令患者自行緩慢地活動頸項部,。
6.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3枚,,當歸12克,威靈仙10克,,鉤藤10克,,羌活10克。文火煎煮30分鐘后內(nèi)服,;藥渣加水適量,,急火煎煮10分鐘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頸部,。
7.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防風15克,,五加皮15克,,細辛10克,荊芥10克,,沒藥10克,。加涼水適量,、食醋500毫升,急火煎煮20分鐘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頸部。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落枕”頻繁發(fā)生,,或同時伴有頭暈、手指發(fā)麻,、手臂發(fā)沉等癥狀,,這很可能是由頸椎病誘發(fā)的經(jīng)常性落枕,需要盡早到醫(yī)院診治,。http://hnhlg.com/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