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展望篇
據業(yè)內人士推算,,即使按照近鄰韓國的市場容量保守估計,中國未來十年在MRI市場也將會產生上千億的市場需求,,誰能在新市場中占優(yōu)令人關注
“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盡管西門子邁迪特
(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趙建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得很有底氣,卻讓人懷疑他是不是“不小心”把話說大了,。要知道,,這里的“一切”可是指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未來的磁共振成像市場。
每年新增400臺
自世界上第一臺醫(yī)用磁共振成像技術(MRI)設備在上世紀80年代初研發(fā)出來,,MRI市場在全球發(fā)展迅速,到2002年底,,全球已經大約有2.2萬臺MRI在使用,,約完成6000多萬例MRI檢查,。
MRI市場在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GE公司磁共振產品經理周懷宇告訴記者一個2003年底的統計數字:當時國內已經擁有超過1100臺MRI,,而趙建林對目前的國內數字估計則為已經超過了1300臺,。相比起1997年我國還只有450臺左右的MRI,MRI在中國的發(fā)展速度驚人,。
但對于MRI研發(fā)巨頭如西門子,、飛利浦和GE等公司來說,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國今后的市場,。
目前在日本每百萬人口約擁有38臺MRI,,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比例則與此相當或者更高,這個數字恐怕是中國暫時難以達到的,??蓞⒖嫉氖橇硪粋€近鄰韓國,在韓國目前平均每百萬人口擁有的MRI數量是7臺,。趙建林相信,,按照中國目前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保守估計中國也會在未來10年內達到韓國的一半水平以上,,這意味著中國未來10年平均每年將新增400臺MRI,,稍樂觀一些的話每年新增500臺也很有可能。如果以目前MRI每臺幾百萬到上千萬人民幣的價格來推算MRI未來的市場總額的話,,未來10年僅僅在中國就應該有上千億人民幣的市場容量,。
另據周懷宇看來:國內目前大約有6萬家醫(yī)療機構,其中縣級以上醫(yī)院約4萬家,,這些醫(yī)院的MRI普及率還非常低,。目前不少廣大基層的醫(yī)院中已經有了CT,中國的總體CT數量早已經超萬臺了,,出于提升醫(yī)療服務水平的考慮,,這些已經擁有CT的醫(yī)院也盼望能夠擁有MRI。以目前國內的總量來看,,MRI未來市場的空間非常大,。
其實,MRI市場的迅速擴大勢頭已經開始顯現了,。
在周懷宇印象中,,國內上世紀90年代中期CT有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到2000年開始MRI發(fā)展勢頭也開始上升,,即使在去年出現非典的情況下MRI市場業(yè)績仍舊不俗,,GE在全年取得接近90臺的業(yè)績。而且,,隨著醫(yī)療收費的改革,,MRI檢測費用逐步下降,,做MRI檢測的患者越來越多,整個MRI市場從去年開始呈現爆發(fā)型的增長,。另外,,去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頒發(fā)給在磁共振成像技術領域作出突破性貢獻的科學家,周懷宇相信這會更加推動MRI的發(fā)展,,中國市場今后會伴隨著世界市場一同增長,。
外企的高開低走
目前在中國供應MRI的外資企業(yè)主要是GE、飛利浦,、西門子和幾家日資企業(yè),,國內企業(yè)主要有深圳安科、北京萬東,、沈陽東軟,、寧波鑫高益等幾家,但國內企業(yè)的產品主要在永磁低場領域,,而在高場MRI技術上領先的外資企業(yè)占據著主要市場,。
調查資料顯示,2001年西門子MRI的裝機臺數和銷售額在中國市場還排在GE,、飛利浦之后,,位居第三。不過,,隨著西門子在2002年成功控股深圳邁迪特以及推出一系列產品之后,,西門子這兩年已經逐步上升到中國MRI市場的領先者:2002~2003財政年度,西門子邁迪特約占國內MRI市場份額31%,;2003~2004財政年度,,這一數字上升到大約接近40%。
趙建林向記者道出西門子迅速發(fā)展的奧秘,。因為目前MRI的全球市場發(fā)展趨勢是向著兩級化發(fā)展,,一方面向更高場強的超導MRI邁進,另一方面,,永磁低場MRI的技術愈發(fā)完善,,圖像質量和功能不斷提高。以全球市場總體來看,,新增長的產品中對1.5T以上的高場MRI的需求約占75%,,永磁低場產品僅占25%~30%。但這一比例在中國市場卻恰恰相反,。而西門子在中國尤為重視永磁低場MRI的開發(fā),,他們在原有的一款0.35T低場MRI產品后,今年8月又全球同步上市了由深圳西門子邁迪特開發(fā)成功的永磁開放式MRI-MAGNETOM C,!,。趙建林自信目前這款新產品在技術上遙遙領先對手,,且產品的定位、性能,、圖像質量等指標都堪稱在同類產品中最好。在將高場技術引入永磁產品中后,,西門子賦予MAGNETOM C,!的是中場MRI的新概念。
此外,,據趙建林介紹,,西門子還專門針對中國客戶設計相應的經濟型MRI,并可給那些經濟實力不夠強的醫(yī)院“量身定做”未來可以在原有功能上升級的產品,,滿足各種層次客戶的需求,。在服務上,西門子設在深圳的亞洲研發(fā)生產基地也將在年底投入運營,,作為西門子全球戰(zhàn)略定位的一部分,,基地中新的技術支持中心將能夠保證中國和其他亞洲地區(qū)客戶獲得24小時技術支持。
相對于西門子的后來居上,,GE,、飛利浦當然不會等閑視之。
“GE也非常重視中國中低端市場對永磁低場MRI的需求,。”周懷宇說,。他指出,因為消耗低,,永磁低場MRI的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更加適合國內基層醫(yī)院的需求,所以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诖耍牵挪粌H加大了在永磁低場MRI產品上的推廣力度,,今后還會開發(fā)出更多高性能的永磁低場產品來適應中國市場,。
面對競爭,周懷宇相信GE能夠將多年積累的高場強MRI技術優(yōu)勢下移到低場強的MRI上,,使基層醫(yī)院也能以花費較低的成本在永磁MRI上實現高場強的技術,,這是國內企業(yè)難以模仿的。此外,,GE的生產基地已經轉移到中國,,縮短了國內客戶訂貨的周期。因此,,從1999年末開始,,GE在中國4年的MRI(以經濟普及型產品為主)裝機數量達到230多臺,,反映出GE產品的市場接受程度之高。
對于另一巨頭飛利浦,,業(yè)內人士相信在與東軟合作之后,,其相應的永磁低場MRI產品也會很快出現在國內的生產基地。
未來市場的分配
深圳安科公司因同時在今年第52屆中國國際醫(yī)療器械博覽會上展出了兩款新MRI系統(OPEN MARK 3000國際型和OPEN MARK 4000)而引人矚目,。安科公司副總經理張激表示,,此次安科通過創(chuàng)新推出的兩款產品可以說是目前國內低場MRI的極品之作:OPEN MARK 3000 國際型是所有0.3T MRI中惟一采用電動病床的機型;OPEN MARK4000則采用符合國際潮流的C型開放式磁體設計,,磁體設計較以往的開放式MRI系統更加緊湊,,腔體空間伸展舒適,開放角度達到320°以上,。
張激稱:安科把MRI作為公司的拳頭產品來培養(yǎng),,對自主研發(fā)非常重視,這與國內其他廠家引進技術不同,,所以在技術上安科在眾多國內廠家中顯得較為突出,。目前,安科的MRI產品已經出口到敘利亞等中東國家,,11月底,,4臺最新的OPEN MARK 3000國際型低場MRI走進中東。張激還透露:由于中東目前排斥歐美的產品,,安科會抓住機會繼續(xù)開拓中東市場,。
東軟、萬東,、鑫高益等企業(yè)最近也紛紛推出了多款開放式永磁低場MRI產品,,國內企業(yè)在這類產品上的整體實力正在逐步地隨著陣營的強大體現出來。
對于國內企業(yè)在永磁低場上的崛起,,周懷宇表示了對同行和對手的尊重,,但他認為中外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基本不在同一個價位上,差異化是比較明顯的,。他相信這種競爭在帶來市場多樣化發(fā)展的同時會促進市場的迅速成長,。對于GE今年的業(yè)績,周懷宇樂觀估計銷量能夠突破120臺,,并在今后保持每年基本增長45%左右,。
此時,問題就來了,。西門子在經過2003~2004財政年度的40%的增長之后,,其今后預期的增長應該不會低于這個數字,而找到了東軟作為強大戰(zhàn)略伙伴的飛利浦自然也不會接受在第一軍團落后的局面。這樣,,三個巨頭互不相讓,,加上另外一些外資企業(yè)的介入,MRI市場給國內企業(yè)留出的份額真的不多,。
為了爭取各自的市場份額,,各家企業(yè)今后難免成為激烈的競爭對手,但是當記者問及這些企業(yè)目前所面臨的困難時,,不管是外資還是國內企業(yè),,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面臨的困難放在了目前醫(yī)療產業(y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面。不過這些企業(yè)對未來的發(fā)展依然信心充足,,因為畢竟MRI市場空間十分龐大。(http://www.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