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致病因素,,特別是不規(guī)則服藥,,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專家提醒———
今年78歲的孟大媽,,有高血壓病史20多年,。一月前無明顯誘因下突發(fā)胸骨后疼痛,持續(xù)性,,劇烈,,難以忍受,全身大汗淋漓,。被家屬急送至附近醫(yī)院就診,,CT檢查提示“A型主動脈夾層”,予內科保守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一周后患者再次出現(xiàn)劇烈胸痛,,并有胸悶氣促,予鎮(zhèn)痛,、控制血壓,、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等處理后癥狀緩解。入院后,,心臟超聲檢查提示“升主動脈瘤樣擴張,管腔內有膜樣回聲,,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于次日行體外循環(huán)下人工帶瓣管道升主動脈置換術,,術后住院20天后康復出院,。
人體主動脈是由內膜、中層彈力層和外膜構成,,正常情況下這三層是緊密貼合在一起的。主動脈夾層是指主動脈中層在各種原因作用下發(fā)生撕裂,,形成假腔,,血液在假腔中流動,,并擠壓真腔,。該病病程兇險,24小時內的病死率約為33%,,48小時為50%,,1周為80%,是主動脈疾病中最常見的災難性病變,,死亡原因主要是主動脈破裂。但由于老齡化和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我國高血壓發(fā)病率的上升和醫(yī)學檢查手段的提高,主動脈夾層的發(fā)病率和檢出率正逐年升高,。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致病因素,,特別是不規(guī)則服藥,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其次還有馬凡綜合征等先天性主動脈病變和外傷等,。所以規(guī)則服藥、血壓控制平穩(wěn),,避免血壓忽高忽低是預防主動脈夾層的重要手段,。
主動脈夾層最主要的癥狀是疼痛,,一般為突發(fā)的,、劇烈的,、持續(xù)性銳痛,如“刀割樣”,,難以忍受,。疼痛的部位和主動脈夾層發(fā)生部位有關,A型夾層一般以胸骨后為主,,并向頸部,、背部擴展。B型有時表現(xiàn)為腹痛,。其他表現(xiàn)還有心絞痛,、胸悶氣促、咳泡沫樣痰,、神志淡漠和昏迷等,,都是主動脈夾層侵犯相應部位血管和結構,導致器官功能障礙所引起的,。
如果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劇烈胸痛和腹痛,,應該考慮急性主動脈夾層的可能,應馬上靜息平臥,,及早送醫(yī)院就診,。盡量避免活動,搬動時動作要輕柔,,以防主動脈破裂,。
外科手術是治療主動脈夾層最主要的手段。由于該病進展很快,,而且手術復雜,,涉及麻醉、體外循環(huán),、血管吻合,、腦和脊髓保護等方面,難度極大,,在過去病死率是非常高的,。近年來,隨著各項技術的改進,,手術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