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往往對空腹血糖比較重視,,而對餐后血糖高卻存在認識誤區(qū),。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邸阜生介紹,許多人在診斷糖尿病時或平時的血糖監(jiān)測中只抽空腹血化驗,,而忽視對餐后血糖的檢測,。這種誤區(qū)既不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也不能全面反映糖尿病控制的真實情況,。
有利于提早診斷
市民張女士時常感到頭暈,,到醫(yī)院檢查空腹血糖為5.7毫摩爾/升,但餐后2小時血糖卻高達13.6毫摩爾/升,,被確診為糖尿病,。張女士疑惑不解的是:自己的空腹血糖水平一直正常,可為何還被確診為糖尿病呢?
專家介紹,,空腹血糖達標并不意味血糖真的正常,,還要看餐后血糖是否達標。餐后血糖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是因為在糖尿病的早期階段,,空腹血糖往往不高,而只表現為餐后血糖高,,這時如只測空腹血糖,,很容易漏診。對一些早期疑似糖尿病患者應該檢查餐后血糖,,必要時可同時與空腹血糖一起測定,,以提高檢出率。及早發(fā)現餐后血糖異常,,可使糖尿病的診斷提前,,這樣可為早期治療爭取時間,對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具有重要意義,。
降低并發(fā)癥風險
58歲的陳先生患糖尿病五年多,,近來感到下肢皮膚麻木,、視力模糊,檢查發(fā)現尿中有少量蛋白,,已經開始出現糖尿病并發(fā)癥,。對此陳先生非常不解:自己平時糖尿病控制尚屬滿意,空腹血糖基本正常,,可為什么還是出現了糖尿病并發(fā)癥呢?經醫(yī)生詢問病史得知,,陳先生平時只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很少測,。曾測過的幾次都顯示是偏高的,,自己誤以為餐后血糖升高與進餐有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專家介紹,,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餐后血糖的控制與餐前同樣重要,,而且從一定意義上講,,餐后血糖管理更為重要。這是由于在空腹血糖升高以前,,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餐后血糖升高,。在健康狀況下,進餐開始后,,胰島素的分泌會隨著血糖水平逐漸增多,20分鐘至30分鐘后達到高峰,。在這短短的30分鐘內,,正常人的血糖濃度雖然隨進餐有所波動,但是由于胰島素的精確調節(jié),,能使這種波動保持在正常的范圍內,。而如果缺少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組織細胞中,,無法被分解利用,,血糖便會因此而升高,超出標準,。這種餐后高血糖狀態(tài)會對患者的各個組織器官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日積月累,高血糖的慢性“侵蝕”導致的慢性并發(fā)癥就會表現出來,。餐后血糖與糖尿病大血管合并癥有著最為密切的關系,,它的變化不但直接影響整體的血糖控制,而且比空腹血糖更能預測出心腦血管合并癥的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