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骨折,,顧名思義,,就是指骨頭或骨頭的結構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于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時有發(fā)生,。病人常為—個部位骨折,,少數(shù)為多發(fā)性骨折。經(jīng)及時恰當處理,,多數(shù)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shù)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骨折發(fā)生后,,離醫(yī)院較近者,可直接送醫(yī)院或叫救護車,。離醫(yī)院比較遠的病人,,必須進行簡單的處理,以防在送醫(yī)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一)病因和發(fā)病
發(fā)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外傷,如打傷,、撞傷,、擠壓、跌傷,。其次是由全身性疾病及骨頭本身的疾病所引起,。如軟骨瘤、壞血病,、骨軟化癥,、骨腫瘤、骨囊腫,、急慢性骨髓炎等,。部分骨折與疲勞及職業(yè)有關,如過于勞累可導致足部骨折,、機床工作者多出現(xiàn)手部骨折等等,。
(二)病人表現(xiàn)
骨折發(fā)生后,病人表情痛苦,,局部疼痛,。小兒哭鬧不止。骨折局部可出現(xiàn)腫脹,,瘀血,,變形和功能障礙。觸摸局部可感覺骨頭變形,,壓痛明顯,,有異常活動及骨茬磨擦音,。
(三)家庭養(yǎng)護
1.應急處理
(1)如有皮膚傷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見的污物,然后用干凈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壓包扎。
(2)四肢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經(jīng)傷口暴露出來)有出血時,,不能濫用繩索或電線捆扎肢休,。可用寬布條,、橡皮膠管在傷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緊,以不出血為度,,并且要隔1小時放松 l-2分鐘,。上肢捆扎止血帶應在上臂的上1/3處,以避免損傷橈神經(jīng)。
(3)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紙板進行固定,,然后用繃帶或繩索懸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將雙下肢捆綁在一起以達固定目的,。
(4)骨盆骨折,用寬布條扎住骨盆,,病人仰臥,,膝關節(jié)半屈位,膝下墊一枕頭或衣物,,以穩(wěn)定身體,,減少晃動.
(5)通過以上處置后,可搬運病人送醫(yī)院,。搬運病人動作要輕,,使受傷肢體避免彎屈、扭轉,。搬運胸腰椎骨折患者,,須由2-3人,同時托頭,、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來放在擔架或木板上,。搬運頸椎骨折病人時,,要有1人牽引固定頭部,其他人抬軀干上擔架,,然后在頸頭兩側用棉衣等固定,。搬運下肢骨折病人時,可由1人托住傷肢,,其他人抬軀干上擔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運時,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病人經(jīng)應急處理和送醫(yī)院治療—段時間后,,需要回家康復,家庭成員除應注意患用藥,、營養(yǎng)飲食外,,著重加強護理,協(xié)助早期功能鍛煉,。
2.家庭用藥
(1)魚肝油丸2丸,每日3次口服,。
(2)鈣片4片,,每日3次口服。
(3)沈陽紅藥2片,,每日3次口服,。
(4)跌打丸1丸,每日2次口服,?;蛴煤瞎峭鑜丸,每日2次口服,。
(5)七厘散用黃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骨折處,,每日一換。上藥可聯(lián)合服用或任選幾種服用,。
3.中藥及偏方
(1)羅漢松根500克,,,續(xù)斷,、小接骨丹各30-60克,,75%酒精15毫升,松節(jié)油5毫升,,仙人掌適量,。將上藥搗碎混合成糊狀,外敷患處0.5厘米厚,,5-7天更換1次,。
(2)黃柏、續(xù)斷各30克,,大黃,、血竭、龍骨各18克,,紅花,、元胡,、牛膝各15克。將上藥研成末用蜜或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骨折處,,隔日—換,。
4.營養(yǎng)和飲食
骨折的病人由于疼痛,臥床不活動,,消化功能不好,,可引起身體代謝的變化,最明顯的是蛋白質的負平衡(即蛋白質的消耗大于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外傷所致的失血也是體內(nèi)營養(yǎng)的損失,。骨折的愈合、軟組織的修復,,都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供應,,如果飲食調(diào)節(jié)不好,營養(yǎng)跟不上,,不僅影響病人對骨折,、軟組織損傷的耐受力,而且還會影響骨骼和傷口的愈合及病體的康復,。骨折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要多食用些動物的肝,、肚、排骨湯,、雞,、蛋、魚肉及豆制品,、牛奶,,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5.家庭護理
(1)骨折病人大多活動不便或需要長期臥床,,生活上需要照顧,對身體的恢復考慮較多,,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細致周到的護理,,家人有什么不愉快之事,不要在病人面前表觀出來,,以免引起病人的誤會,。經(jīng)常同病人談談,,多加安慰,使其感到家庭的溫暖,、親切,,增強康復的信心。
(2)皮膚的護理,,對長期臥床,、特別是對石膏固定和截癱的病人尤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單需要平整無皺折,。截癱的病人應每2小時翻身一次,,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壓部位,以預防褥瘡的發(fā)生,。
(3)便盆的使用。臥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用便盆來接,,使用便盆時,,用枕頭墊高上身;如果需長期臥床可將床邊開洞口,大便時便盆放在洞孔下,,臀部下方墊一小油布或塑料布,,自洞口上緣下垂于便盆,保持洞口及其周圍清潔,。
(4)預防垂足,,注意保持傷肢功能位置,床上應備支被架,,防止局部受壓,,預防垂足。
6.康復措施
(1)加強功能鍛煉,。長期臥床的病人,,如不適當?shù)幕顒映е录∪馕s,關節(jié)強直,,肢體末端腫脹,。因此,應將傷肢保持在適當?shù)墓δ芪恢?,在床上活動,,如做大腿肌肉收縮,足趾和踝關節(jié)運動,。也可將房梁上或床頭,、墻上拴一繩索活動上身和上肢,,并盡力讓病人自己梳洗、吃飯,,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鍛煉,,以達到活動的目的,。
(2)在不影響骨折固定愈合的情況下,病人可扶持他人或借助雙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早活動,晚持重,,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漸進行,,切忌急躁。
(四)注意事項
1.懷疑病人有骨折時,,要就地取材,,簡單止血和包扎固定,及時送往就近醫(yī)院,,切不可隨便復位,。
2.治療期間,要遵從醫(yī)務人員的處置,,按時服藥,,切不可自行其便。
3.在醫(yī)生指導下,,及時進行鍛煉,,傷后 l-2周主要鍛煉肌肉,有節(jié)律的收縮,、放松;3-6周加強關節(jié)的活動,,逐漸增加運動量,密切觀察固定部位的情況及遠端肢體的顏色,、感覺活動情況,,如有異常現(xiàn)象,,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
4.長期臥床休息要注意衛(wèi)生,防止虱,、蛆生長,。
5.避免再次受傷。
(五)預防常識
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發(fā)生骨折的,,這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時刻注意就能減少骨折發(fā)生,。兒童走路不穩(wěn),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處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兒童,避免摔傷,。少年玩耍較多,,好奇心強,家長及老師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墻上樹,。中青年在工作及騎車時要精力集中,事事處處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手腳活動不便,,雪雨天及夜晚盡量不外出。外出時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騎自行車,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一)病因和發(fā)病
發(fā)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外傷,如打傷,、撞傷,、擠壓、跌傷,。其次是由全身性疾病及骨頭本身的疾病所引起,。如軟骨瘤、壞血病,、骨軟化癥,、骨腫瘤、骨囊腫,、急慢性骨髓炎等,。部分骨折與疲勞及職業(yè)有關,如過于勞累可導致足部骨折,、機床工作者多出現(xiàn)手部骨折等等,。
(二)病人表現(xiàn)
骨折發(fā)生后,病人表情痛苦,,局部疼痛,。小兒哭鬧不止。骨折局部可出現(xiàn)腫脹,,瘀血,,變形和功能障礙。觸摸局部可感覺骨頭變形,,壓痛明顯,,有異常活動及骨茬磨擦音,。
(三)家庭養(yǎng)護
1.應急處理
(1)如有皮膚傷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見的污物,然后用干凈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壓包扎。
(2)四肢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經(jīng)傷口暴露出來)有出血時,,不能濫用繩索或電線捆扎肢休,。可用寬布條,、橡皮膠管在傷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緊,以不出血為度,,并且要隔1小時放松 l-2分鐘,。上肢捆扎止血帶應在上臂的上1/3處,以避免損傷橈神經(jīng)。
(3)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紙板進行固定,,然后用繃帶或繩索懸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將雙下肢捆綁在一起以達固定目的,。
(4)骨盆骨折,用寬布條扎住骨盆,,病人仰臥,,膝關節(jié)半屈位,膝下墊一枕頭或衣物,,以穩(wěn)定身體,,減少晃動.
(5)通過以上處置后,可搬運病人送醫(yī)院,。搬運病人動作要輕,,使受傷肢體避免彎屈、扭轉,。搬運胸腰椎骨折患者,,須由2-3人,同時托頭,、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來放在擔架或木板上,。搬運頸椎骨折病人時,,要有1人牽引固定頭部,其他人抬軀干上擔架,,然后在頸頭兩側用棉衣等固定,。搬運下肢骨折病人時,可由1人托住傷肢,,其他人抬軀干上擔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運時,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病人經(jīng)應急處理和送醫(yī)院治療—段時間后,,需要回家康復,家庭成員除應注意患用藥,、營養(yǎng)飲食外,,著重加強護理,協(xié)助早期功能鍛煉,。
2.家庭用藥
(1)魚肝油丸2丸,每日3次口服,。
(2)鈣片4片,,每日3次口服。
(3)沈陽紅藥2片,,每日3次口服,。
(4)跌打丸1丸,每日2次口服,?;蛴煤瞎峭鑜丸,每日2次口服,。
(5)七厘散用黃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骨折處,,每日一換。上藥可聯(lián)合服用或任選幾種服用,。
3.中藥及偏方
(1)羅漢松根500克,,,續(xù)斷,、小接骨丹各30-60克,,75%酒精15毫升,松節(jié)油5毫升,,仙人掌適量,。將上藥搗碎混合成糊狀,外敷患處0.5厘米厚,,5-7天更換1次,。
(2)黃柏、續(xù)斷各30克,,大黃,、血竭、龍骨各18克,,紅花,、元胡,、牛膝各15克。將上藥研成末用蜜或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骨折處,,隔日—換,。
4.營養(yǎng)和飲食
骨折的病人由于疼痛,臥床不活動,,消化功能不好,,可引起身體代謝的變化,最明顯的是蛋白質的負平衡(即蛋白質的消耗大于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外傷所致的失血也是體內(nèi)營養(yǎng)的損失,。骨折的愈合、軟組織的修復,,都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供應,,如果飲食調(diào)節(jié)不好,營養(yǎng)跟不上,,不僅影響病人對骨折,、軟組織損傷的耐受力,而且還會影響骨骼和傷口的愈合及病體的康復,。骨折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要多食用些動物的肝,、肚、排骨湯,、雞,、蛋、魚肉及豆制品,、牛奶,,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5.家庭護理
(1)骨折病人大多活動不便或需要長期臥床,,生活上需要照顧,對身體的恢復考慮較多,,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細致周到的護理,,家人有什么不愉快之事,不要在病人面前表觀出來,,以免引起病人的誤會,。經(jīng)常同病人談談,,多加安慰,使其感到家庭的溫暖,、親切,,增強康復的信心。
(2)皮膚的護理,,對長期臥床,、特別是對石膏固定和截癱的病人尤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單需要平整無皺折,。截癱的病人應每2小時翻身一次,,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壓部位,以預防褥瘡的發(fā)生,。
(3)便盆的使用。臥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用便盆來接,,使用便盆時,,用枕頭墊高上身;如果需長期臥床可將床邊開洞口,大便時便盆放在洞孔下,,臀部下方墊一小油布或塑料布,,自洞口上緣下垂于便盆,保持洞口及其周圍清潔,。
(4)預防垂足,,注意保持傷肢功能位置,床上應備支被架,,防止局部受壓,,預防垂足。
6.康復措施
(1)加強功能鍛煉,。長期臥床的病人,,如不適當?shù)幕顒映е录∪馕s,關節(jié)強直,,肢體末端腫脹,。因此,應將傷肢保持在適當?shù)墓δ芪恢?,在床上活動,,如做大腿肌肉收縮,足趾和踝關節(jié)運動,。也可將房梁上或床頭,、墻上拴一繩索活動上身和上肢,,并盡力讓病人自己梳洗、吃飯,,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鍛煉,,以達到活動的目的,。
(2)在不影響骨折固定愈合的情況下,病人可扶持他人或借助雙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早活動,晚持重,,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漸進行,,切忌急躁。
(四)注意事項
1.懷疑病人有骨折時,,要就地取材,,簡單止血和包扎固定,及時送往就近醫(yī)院,,切不可隨便復位,。
2.治療期間,要遵從醫(yī)務人員的處置,,按時服藥,,切不可自行其便。
3.在醫(yī)生指導下,,及時進行鍛煉,,傷后 l-2周主要鍛煉肌肉,有節(jié)律的收縮,、放松;3-6周加強關節(jié)的活動,,逐漸增加運動量,密切觀察固定部位的情況及遠端肢體的顏色,、感覺活動情況,,如有異常現(xiàn)象,,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
4.長期臥床休息要注意衛(wèi)生,防止虱,、蛆生長,。
5.避免再次受傷。
(五)預防常識
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發(fā)生骨折的,,這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時刻注意就能減少骨折發(fā)生,。兒童走路不穩(wěn),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處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兒童,避免摔傷,。少年玩耍較多,,好奇心強,家長及老師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墻上樹,。中青年在工作及騎車時要精力集中,事事處處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手腳活動不便,,雪雨天及夜晚盡量不外出。外出時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騎自行車,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