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治病救人,并且又都是仿制藥,,但生物仿制藥和化學仿制藥卻明顯不同,。相比于化學仿制藥,生物仿制藥主要有“兩高”特點:技術門檻高,、投資門檻高,。一般認為生物仿制藥通常研發(fā)需要8~10年,而化學藥仿制藥研制需要3~5年,。
世界最大的仿制藥公司之一,、著名跨國藥企諾華旗下的山德士認為,一種典型的化學仿制藥的仿制成本為二三百萬美元,,而對于生物仿制藥而言,,這一數(shù)字則高達0.75億~2.5億美元,兩者相差約百倍,。
從結果上看,,兩者區(qū)別在研發(fā)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同。而造成兩類藥差別的原因在哪里,,值得探討,。
原研生物藥與化學藥的區(qū)別
要想了解生物仿制藥和化學仿制藥的差異,首先需要弄清楚原研生物藥和化學藥的差別,。小分子化學藥通常是化學合成的,,而大分子生物藥則通常是生物合成的。源頭的不同就直接造成兩者在結構,、成分,、生產方法和設備、知識產權,、配方,、保存方法、劑量,、監(jiān)管方式以及銷售方式均有不同,。
與合成的小分子化學藥相比,,生物藥在分子大小上要大一百至上千倍,。比如抗體藥分子量高達15萬道爾頓,,而化學藥通常不到1000道爾頓。有報道將小分子化學藥的大小比作一輛自行車,,而生物藥的個頭則相當于一架飛機,,其實兩者的區(qū)別不僅僅是分子大小的差別。更重要的是,,生物藥的分子結構要遠比化學藥復雜,。
相似還是仿制?
由于生物藥具有更大的分子量和復雜的結構,,生物藥的表征面臨很大挑戰(zhàn),。但由于上述特點,即使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全用上,,也不可能將生物藥的結構等特性完全表征清楚,。這些特點也注定生物仿制藥不可能完全和原研藥一模一樣,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生產的同一種生物藥,,不同批次也會有差異,。即使是同一批次,在儲存,、流通的過程中,,生物藥(尤其是蛋白類藥物)的結構和活性也不可避免地會有所變化。
對于生物仿制藥生產商而言,,由于知識產權保護等多種原因,,原研藥公司所采用的生產工藝甚至是所采用的細胞系都會不清楚,這就更導致生物仿制藥與原研藥不會一樣,。另外,,對于生物藥而言,其生產及流通過程更加復雜,,要求也更高,,有許多步驟,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溫度和營養(yǎng)),、產品的加工,、純化、儲存和包裝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影響產品的生產,,整個過程中的微小差別都可能會對最終產品的質量,、純度、生物特性以及臨床效果產生較大影響,。
正由于上述種種原因,,雖然化學仿制藥的英文是generic drug,,但是生物仿制藥并非是biogeneric,而是biosimilar,,因為生物仿制藥只可能與原研藥“相似”(similar),,絕不可能一樣。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中國有業(yè)內人士認為biosimilar應該被譯為生物相似藥,,而非生物仿制藥。
然而對于傳統(tǒng)的小分子化學藥而言,,一般都有非常確定而且穩(wěn)定的化學結構,,現(xiàn)有的分析方法(比如紅外、核磁共振,、X-射線衍射,、質譜等)足以將其化學結構完全搞清楚??偟膩碚f,,生物藥的生產對于其生產條件的要求遠比化學藥苛刻,當然生產成本也更高,,而且生物藥的臨床前和臨床階段的研發(fā)成本也更高,。
監(jiān)管差別
基于此,監(jiān)管機構(尤其在歐美)要求生物仿制藥生產商提供足夠的臨床數(shù)據(jù),,這也導致生物仿制藥在獲批上市前的仿制成本往往比化學藥高上百倍,。也正是由于生物仿制藥高昂的仿制成本和生產成本,一般生物仿制藥和原研藥相比,,只能降價10%~30%,,而化學仿制藥則可高達80%甚至更高。所以,,化學原研藥一旦專利過期,,就會受到仿制藥的猛烈沖擊,而化學仿制藥也會很快搶占市場,;生物原研藥則在專利過期后,,其銷量受仿制藥的影響較小。生物藥和化學藥的另外一個重要區(qū)別是它們的免疫原性,,幾乎所有的治療性蛋白都會在人體內產生抗體,。它們會通過中和內源性因子而降低活力甚至誘發(fā)嚴重的副作用。
上市后的監(jiān)管同樣有區(qū)別,?;瘜W仿制藥由于和原研藥結構相同,且結構簡單,,歐美監(jiān)管機構允許自動替換政策(即藥劑師可以自主用化學仿制藥替換原研藥),,無須通知開處方的醫(yī)生,。而對于生物仿制藥,歐盟法規(guī)明確要求不允許自動替換,。盡管美國目前還沒有明確要求,,但是目前看,以后的政策有可能向歐盟靠近,。這對于有志于進軍生物仿制藥的企業(yè)而言,,也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所以,,相較于化學藥,更加復雜并且通常也更加昂貴的生物藥推向市場也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尤其是對于低收入水平的發(fā)展中國家而言,。盡管目前在我國,本土生物藥(如干擾素,、生長因子等)在總的藥物市場所占比例較小,,而在歐美獲批的創(chuàng)新生物藥數(shù)量近幾年基本占獲批新藥總量的三成以上,由于生物藥價格一般更高,,生物藥的市場份額在全球不斷快速上升(2011年約占16%),。
就全球而言,目前生物仿制藥還基本處于起步階段,。但業(yè)界普遍認為,,未來10~15年是生物仿制藥的黃金發(fā)展期,據(jù)醫(yī)藥領域世界頂級咨詢公司IMS Health預測,,至2020年,,生物仿制藥的年銷售額有望達到250億美元,約占生物藥市場份額的10%,。
(表格系根據(jù)英文文獻制作,,格式和內容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