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Prigerson 醫(yī)師在 JAMA oncology 雜志上發(fā)表研究,,評估化療與生命終末期生活質(zhì)量(QOD)間的關系,并將其作為患者 PS 狀態(tài)的指標,。
多中心,、縱向隊列研究,,參試者為終末期癌癥患者,,時間 2002 年 9 月至 2008 年 2 月,共 312 例患者滿足研究要求,,158 例(50.6%)患者接受了化療,,評估基線(距死亡中位時間 3.8 個月)ECOG PS 評分,前瞻性隨訪患者直至死亡,。QOD 采用患者臨終前一周的護理者評分,,包括生理和精神二方面,。
化療與患者的生存和 PS 沒有任何關系
結(jié)果表明,,基線 PS 評分好的患者,使用化療者的 QOD 反而更差,;而對 PS 評分中等或較差的患者來說,化療與 QOD 無任何關系,。雖然現(xiàn)在一直認為姑息性化療可以改善終末期癌癥患者的 QOL,,但此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化療并未真正改善中差 PS 評分患者的 QOD,,而且還使 PS 評分良好患者的 QOD 變差。
ASCO 指南正在試圖鑒定哪些終末期轉(zhuǎn)移性癌癥患者最可能從姑息性化療中獲益,,但這項研究表明指南應當嘗試鑒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因為化療而受到傷害,。與指南一致,那些 PS 評分好的患者最有可能在生命終末期接受化療,,PS 0-1 患者接受姑息性化療后 QOD 明顯降低,,PS 2-3 患者 QOD 沒有明顯改變。既無生存獲益,,又使得 QOL 惡化,,終末期癌癥化療可能產(chǎn)生潛在損害。
對化療耐藥的轉(zhuǎn)移性癌癥患者接受化療很常見,,這項研究中超過一半的患者在基線評估時正在接受化療,,而他們距死亡的中位時間只有 3.8 個月。最近一項研究也發(fā)現(xiàn) 62% 的 NSCLC 患者在死亡前 60 天內(nèi)仍在接受化療,。對生命終末期的患者給予更具侵襲性治療的這種趨勢不斷提高,,已經(jīng)成為醫(yī)學會 2014 年度報告中最嚴重的問題。
ASCO 指南規(guī)定治療只可用于可能獲益的患者,,試圖限制無效浪費的治療活動,。這項研究則提出質(zhì)疑:癌癥終末期患者無論其 PS 評分如何,真的會從化療中獲益嗎,?研究結(jié)果未能證實接受化療的患者存活更長,,也沒有降低其死亡風險?,F(xiàn)有數(shù)據(jù)表明化療不能帶來生存獲益,,但這并不真正意味著沒有獲益,而且研究也沒有涉及持續(xù)化療帶來的風險,。
需要進一步明確化療對 QOD 有害的機制
以往有研究表明接受化療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其它可以影響 QOL 的延長生命的治療,需要探討這種更具侵襲性的治療是否是影響 QOD 的潛在機制,,但經(jīng)過校正后化療仍可導致 QOL 變差,。所以看起來化療是導致 QOD 變差的直接原因,推測與副反應,、毒性等削弱 QOL 有關,。
結(jié)果表明,醫(yī)學界尚需要前瞻性研究評估化療的副作用,,并以 QOL 和 QOD 作為研究主要終點,,鑒定出更好的預測標志用以選擇可能獲益于化療的患者,尤其是在姑息性治療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總之研究表明對耐藥的轉(zhuǎn)移性癌癥患者,,化療是否使 QOL 獲益仍有疑議,不僅僅可能不會獲益,,反而可能對患者造成損害,。ASCO 指南中關于終末期癌癥患者姑息性化療的推薦可能需要重新修訂,應充分認識到化療可能帶來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