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老是想吐怎么回事
寶寶吐奶直接原因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現(xiàn)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于羊水吸入導(dǎo)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水洗胃,。
幽門痙攣:新生兒時期由于幽門功能暫時失調(diào)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現(xiàn)噴射狀嘔吐,,臨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塊,時好時壞,。對于幽門痙攣,,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鐘滴入口內(nèi),先從1滴開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過4滴,直到小兒出現(xiàn)面紅為止,,一般能獲得明顯療效,。
新生兒便秘:新生兒一般生后10小時內(nèi)開始排出胎糞,如果生后數(shù)日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明顯延長,,臨床也可出現(xiàn)腹脹、吐奶,。對于新生兒便秘可以用生理鹽水灌腸,,一旦大便通暢,腹脹和嘔吐常隨之緩解,。
感染因素:是新生兒嘔吐最常見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瀉、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寶寶吐奶間接原因
消化不良的吐奶:吐出的奶一般有股酸腐的味道,還會夾雜著未消化的奶塊,,并一般會伴有食欲欠佳或食量減少等情況,,甚至還會有腹脹,排便減少得現(xiàn)象,。
腦部疾病引起的嘔吐:如果顱內(nèi)壓升高,,會引起噴射性嘔吐,次數(shù)多少不一定,,但一般會伴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如精神差、甚至昏迷,、抽搐等,。
與體位變動劇烈有關(guān):因為孩子的食道短,胃又呈水平位,,在孩子吃飽后,,無論突然抱起或突然放下,都會令孩子吐奶,,或與胃中空氣外逸有關(guān),,或與孩子腹壓突然增加有關(guān)。因此建議在孩子吃完奶后輕輕抱著豎起來,,輕輕拍背部至少半小時,,等胃里面的空氣逸出后再放下。
寶寶吐奶怪異因素
表達憤怒,、奇特心病或源自粗暴哺乳,。
二、導(dǎo)致寶寶吐奶的原因
仰臥喂奶
可能是怕寶寶累著,,或是便于喂奶,,不少家長都是采取寶寶仰臥時喂奶的方法,其實這是不太科學(xué)的,。由于寶寶胃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仰臥時,很容易造成奶水在胃里滯留,,很容易導(dǎo)致吐奶,。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tài),,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喂奶而造成吐奶的幾率了。
喂奶時空氣進入
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xiàn)吐奶,。
抱著寶寶喂奶時,,一是動作盡量要輕,不要劇烈晃動寶寶的身體,。二是在喂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讓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yīng)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盡量避免空氣在喂奶時帶進孩子的胃里造成吐奶,。
要特別留意的是,,喂完奶后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也就不容易吐奶了--這個"放"也是要講求技巧的哦,,專家提示我們,,喂奶后最好能讓寶寶多立一會兒,放下時的最佳姿勢是右側(cè)臥位,,枕頭略抬高點,,這些小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吐奶
三、預(yù)防寶寶想吐的方法
第一,,吃奶的時候讓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種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將母乳的乳腺導(dǎo)管壓住幾個,,奶流速度就慢了,,讓孩子不要吃的過急。
第二,,在吃奶中間可以停一下哺乳,,給孩子拍拍背,因為有的嬰兒胃里積氣比較多,,孩子不舒服,就會有大量吐奶的情況,。吃完奶之后再做一個拍嗝是很重要的,,用中空的手掌給孩子拍背、輕輕的振動,,孩子會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后20分鐘,、半個小時還會吐奶,這種孩子吃完奶以后要進行一到兩次甚至三次的拍嗝,,一次拍嗝可能不會完全有效果,,要是孩子如果沒有很好的打嗝,沒完沒了的話,,孩子會有疲勞感,。孩子一般會使勁的扭動身體,面部發(fā)紅,,上肢使勁,,這個時候把孩子及時抱起來,孩子一般都會打出一個很大的嗝,。
第三,,孩子吐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將孩子的身體側(cè)過來,,目的是讓孩子口內(nèi)的奶從嘴角盡快流出來,,如果孩子在仰臥狀態(tài),在吐奶之后,,你給他擦試的過程中,,嘴里還有殘留的奶,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一呼吸,,容易呼吸到肺里面,。應(yīng)該側(cè)臥,然后再清理干凈,,對孩子應(yīng)該是沒有任何損傷的,。
第四,觀察孩子是否吃飽,,一般來說吃奶的時候,,孩子自動停止吃奶,然后面容很舒服的感覺,,另外情緒,、狀態(tài)都不錯,自動松開奶頭,,這個時候一般來說都是孩子吃飽了,。
第五,接著觀察孩子多長時間才餓,,吃完奶以后如果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左右又開始饑餓狀況,,這個時候就說明第一次吃奶是吃的比較夠的,比較足的。
四,、小孩想吐的辨證施治
1.寒客胃腸
(1)證候 有過食寒涼,、涉水冒冷等誘因,嘔吐突然發(fā)生,,起病較急,,嘔吐物為食物,吐出有力,,可伴有惡寒發(fā)熱,,胸脘滿悶,不思飲食,,舌苔白,,脈濡緩。
(2)治則 散寒解表,,和胃降逆,。
(3)方藥 藿香正氣散。
2.痰飲內(nèi)停
(1)證候 嘔吐物多為清水痰涎,,胸脘滿悶,,不思飲食,頭眩心悸,,或嘔而腸鳴,,苔白膩,脈滑,。
(2)治則 溫化痰飲,,和胃降逆。
(3)方藥 小半夏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
3.脾胃虛寒
(1)證候 飲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勞倦,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弱,。
(2)治則 益氣健脾,,和胃降逆。
(3)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
嘔吐之時,,患者往往聞藥而吐,可按壓雙側(cè)內(nèi)關(guān)穴,,減輕不適癥狀,。胃寒嘔吐可采取熱敷中脘的方法,亦可減輕患者不適,。橘皮,、生姜等既為食品,亦是藥品,,有芳香止嘔的效果,,是嘔家圣藥。避免寒濕之邪或穢濁之氣的侵襲,,不可暴飲暴食,,要忌食生冷油膩難化之品。嘔吐劇烈者,,應(yīng)臥床休息,。
一般來說,實證嘔吐,,病程短,,病情輕,易治愈;虛證及虛實并見者,,則病程長,,病情重,反復(fù)發(fā)作,,時作時止,,較為難治。若失治誤治,,由輕轉(zhuǎn)重,,久病久吐,脾胃衰敗,,化源不足,,易生變證。所以應(yīng)及時診治,,防止脾胃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