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肝疫苗第三針可以推遲多久
相信大家都接種過乙肝疫苗,,這是為了防止人體感染乙肝病毒的抗體,,因為乙肝病毒目前無法治愈,,所以打乙肝疫苗是必須的。那么,,乙肝疫苗第三針可以推遲多久?
乙肝疫苗第三針可以推遲多久
乙肝疫苗通常有三針,,而且三針之間是有時間間隔的,有的人會疑問,,乙肝疫苗第三針可以推遲多久?
乙肝的注射程序是0,、1、6個月,,中間的間隔可以適當延長,,最好不要超過10天,但不能提前,,提前影響效果,,錯后不影響,實際接種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情況變化,。
衛(wèi)生部《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乙肝疫苗第2劑在第1劑接種后1個月接種,第3劑在第1劑接種后6個月(5~8月)接種,。第1劑和第2劑間隔應≥28天,。第2劑和第3劑的間隔應≥60天。晚了一個月打也可以的,有過文獻報道,,推遲1-2個月后免疫效果更好,。
二、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項
乙肝疫苗是為了防止感染乙肝病毒,,而在人體里注冊疫苗,,從而產生乙肝抗體。那么,,打乙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注射前先進行檢查
各種急性病期間或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期間均不可接種乙肝疫苗,檢查肝功能異常者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進行治療,待肝功能正常后再行接種,。
目前多用的注射方法是“0,、1、6月注射法”,。注射第一針時間為0月,,第二針于第一針后1個月注射,第三針于第一針后6個月時注射,。每次皮下注射5-10ug,。第7個月檢查接種效果,只需查乙肝五項,。出現(xiàn)“乙肝表面抗體”為有效,。“乙肝表面抗體”為保護性抗體,,說明機體對乙肝病毒已有免疫力,。如果“乙肝表面抗體”為弱陽性,則需加強注射,,一般為一次,,5或10ug。
如果接種乙肝疫苗前檢查“乙肝表面抗體”為陽性,,則無需再接種,。若“乙肝表面抗體”為弱陽性,則需加強注射,。
“乙肝表面抗體”在體內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一般5年要復查一次。如果“乙肝表面抗體”陰性則要進行復種,,程序,、劑量和時間同初種,。
目前所用國產和進口疫苗均為基因工程疫苗,非血源性疫苗,,不會傳播乙肝病毒,,民眾盡管放心使用。
二,、檢查疫苗注射效果(即檢查接種是否成功)
大部分的疫苗接種后,,都不敢保證所有人都接種成功。乙肝疫苗也不例外,。往往由于乙肝疫苗儲存不當,、接種不規(guī)范或個人的免疫系統(tǒng)低下等原因,乙肝疫苗會存在接種失敗的可能,。所以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完畢后,,必須到醫(yī)院檢查乙肝五項,檢驗接種是否成功,。
三、定期復查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即檢查抵抗力)
接種乙肝疫苗,,機體會產生保護性的抗體表面抗體HBsAb,。但HBsAb滴度是會在體內逐年消失的,也就是存在半衰期,。研究表明,,當HBsAb滴度小于10個國際單位時,表面抗體HBsAb便不足以抵擋乙肝病毒的侵襲,。所以,,您必須在乙肝疫苗接種結束之后,切忌定時到醫(yī)院檢查HBsAb滴度,。
當乙肝接種失敗或抗體滴度過小時,,可以選擇重新接種或注射加強針,具體解決措施,,可以根據(jù)檢查乙肝五項結果和抗體滴度咨詢醫(yī)生,。
三、乙肝疫苗的注射需求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預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確保將來不得乙肝。
現(xiàn)有的肝硬化,、肝癌多從乙肝發(fā)展而來,,成功地預防乙肝,實際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針,。目前乙肝疫苗較便宜,每支三十幾塊錢,民眾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預防乙肝的原理簡單的說就是:乙肝疫苗其實就是制備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這些蛋白接種人體后,免疫細胞會產生“特異性武器”(抗體)來對抗乙肝病毒,,而接種者本身不會被感染,。當人體再次接觸乙肝病毒的時候,這種早已存在于體內的“特異性武器”就會立即“開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經歷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階段,。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術已相當成熟,,中國自行研制的疫苗經多年觀察證明安全有效,亦已批準生產,。乙肝疫苗的發(fā)展與應用,,將對乙型肝炎的預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
人類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當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種使用時,,肯定將對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已實施新生兒國家免疫規(guī)劃,乙肝疫苗即是免費且強制性接種的疫苗之一,。
四,、乙肝疫苗的副作用
大家都知道打乙肝疫苗是為了防止感染乙肝病毒,那么,,打乙肝疫苗會有副作用嗎?有哪些副作用?
1 局部反應
疫苗接種后,,有的人可在針孔處出現(xiàn)紅腫和硬結等現(xiàn)象,是短暫的炎癥反應,,有的人可在接種部位發(fā)生輕度的紅,、腫、熱,、痛的炎癥反應,,有的人還可能出現(xiàn)局部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管炎。上述反應一般在48-72小時消退,。
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范圍又分為輕,、中、重,。輕的直徑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間,,超過5厘米為重反應,這種反應可持續(xù)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大,。如果局部紅腫較重,,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后紅腫嚴禁熱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并要勤換內衣,避免破潰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時可涂龍膽紫藥水,。這些癥狀可通過熱敷或自行在一天內消失。
2 發(fā)熱
中低度發(fā)熱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必要時可對癥治療,。兒童打疫苗后出現(xiàn)低熱、針孔處正常的,,一般在預防接種后24小時左右出現(xiàn),。5-10%的兒童在接種4-10天后發(fā)燒,輕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為重的。如果重度發(fā)燒可服用退燒藥,。一般體溫恢復正常后,其他癥狀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異常,,應及時送往醫(yī)院診治。
3 其他不良反應
除此之外,,部分小兒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以上反應一般多在24小時之內消退很少持續(xù)3天以上,。 (10)注射預防針后要加強護理 a.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過多。 b.保護打針部位的清潔,,不要用手抓,。 c.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d.多喝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