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孔令秋?
來源丨孔較瘦(ID:konglingqiu0825)
前幾天,一位網(wǎng)友發(fā)了張心臟超聲圖片給我,。咨詢這個超聲圖有沒有異常,。
我眼睛一晃,隨口回答說沒有啥問題,,三分鐘后我腦子突然又浮現(xiàn)了那張超聲圖片,,總覺得這個圖有點山寨。
您發(fā)現(xiàn)問題在哪里了嗎,?
是的,,您沒有看花眼 ,二尖瓣前向血流頻譜,,除了「?E 峰」和 A 峰」之外,,多了一個「第三者」,這是一種常見的二尖瓣頻譜異常,,第三者名為「L 峰」或「L 波」,,就和心電圖的 P-Q-R-S-T-U 波的命名一樣,「L 峰」是接替肺靜脈?「J 峰」和「?K 峰」取名的,,「J 峰」是收縮期肺靜脈血流頻譜,,「K 峰」是舒張期肺靜脈血流頻譜,當(dāng)然,,現(xiàn)多數(shù)稱為?「S 峰」與「?D 峰」,。
目前,血流頻譜上的「L 峰」,,多定義為緊跟二尖瓣「E 峰」之后,,速度>20 cm/s 的舒張中期血流頻譜。其實,,「L 峰」最早是在 M 型超聲上發(fā)現(xiàn)的,,它表示的是舒張中期,血流通過二尖瓣口時,,瓣膜的快速震動,,這種波形可以見于正常人,尤其心率較慢者,。
下圖是一名 20 歲的女性健康者的 M 型超聲,,其心率 65 次/min,二尖瓣「?E 峰」,、「A 峰」,、「L 峰」均可見,,這種「L 峰」在心率加快時,可能會消失,,沒有太多病理意義,。
隨著多普勒超聲檢查的廣泛開展 ,「L 波」更多的見于二尖瓣前向血流頻譜中,,下圖是一個長期高血壓病+二尖瓣反流的患者
其二尖瓣前向血流頻譜中,,「E 峰」、「A 峰」,、「L 峰」均可見,。
這是一種舒張功能降低的標(biāo)志,我們都知道,,二尖瓣前向血流頻譜,,并非舒張功能評估的唯一指標(biāo),但確是舒張功能異常分類的參考,。
正常人二尖瓣前向血流頻譜「?E 峰」>「A 峰?」,,在出現(xiàn)左心室「松弛受損」時,「E 峰」<「A 峰」,,同時瓣環(huán)組織多普勒也「?E' 峰」<「A' 峰」,,但在左心房壓上升時,二尖瓣血流頻譜可以出現(xiàn)「假性正?;?,即上圖中的第三幀圖像,但仔細觀察瓣環(huán)組織多普勒,,「E' 峰」<「A' 峰」依然存在,,所以「假性正常化」比「松弛受損」更為嚴重,。但這些常規(guī)的舒張功能評估手段,,均忽視了「L 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左上圖是一名高血壓患者的超聲圖像 ,,假如忽視「L 峰」的存在,該患者似乎舒張功能是正常的,,但仔細看其肺靜脈血流頻譜
其「?S 峰」小于?「D 峰」,,「A 峰」持續(xù)時間也延長,所以其舒張功能是嚴重受損的,,因此有人將「L 峰」視為「假性正?;沟淖儺悺?/p>
「L 峰」其實也會受很多因素影響,,當(dāng)患者進行 Vassalva 動作時,,「L 峰」振幅會縮小,。反之,當(dāng)進行直腿抬高實驗時,,「L 峰」振幅是增高?
關(guān)于「L 峰」對臨床預(yù)后的影響 ,,僅有少數(shù)臨床研究,均提示其與心衰,、多次住院密切相關(guān),。
左上圖是「L 峰」對心衰發(fā)生率的影響 ,合并有「L 峰」的患者,,心衰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右上圖的 Kaplan-Meier 生存曲線,則可以看到合并有「L 峰」的患者,,比沒有「L 峰」的患者,,十年生存率大相徑庭,二尖瓣前向血流的「L峰?」,,臨床上十分容易被忽略 ,,但其意義絕不可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