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www.sciencedaily.com網(wǎng)站2007年10月17日報道,,雖然皰疹病毒不會危及生命,,但通常人們認為它們是令人難堪和討厭的。然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獸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利用這種病毒的潛力治療乳腺癌,。據(jù)美國癌癥協(xié)會稱,乳腺癌是目前婦女最普遍易患的癌癥之一,。事實上,,除皮膚癌外,美國婦女患乳腺癌的比例約占癌癥患者的三分之一,。
病理生物科學系病毒學教授兼生物技術和分子醫(yī)學部主管庫恩斯坦丁·“格斯”·庫索拉斯稱:“我們的免役系統(tǒng)是設計用于抵制癌癥的,。人體的T細胞屬于一組白血細胞,它在免役系統(tǒng)中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但是,,癌細胞基本上都能使T細胞進入睡眼狀態(tài)。腫瘤會發(fā)出降低T細胞活性的信號,。我們研究的皰疹病毒可設計用于喚醒這些細胞,,并對免役系統(tǒng)進行調整,以便它能夠識別出腫瘤細胞和消滅它們”,。
這些皰疹病毒可設計用于在癌細胞內進行有選擇性地復制,,它不會對其它正常細胞造成影響。庫索拉斯稱:“皰疹病毒可以憑借自身力量進行細胞復制,。當皰疹病毒復制并殺死正常細胞時就會導致單純性皰疹,。這種單純性皰疹是由死去的細胞組成的。我們的皰疹病毒經(jīng)過設計后只會復制和消滅癌細胞,,所以它能消除腫瘤,。而病人卻不會感染皰疹病毒”。下一步,,科學家將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研制的皰疹病毒是否能加強免役系統(tǒng)進行證實,。除了能夠消滅癌細胞外,這種皰疹病毒還具有充當疫苗的潛力,。庫索拉斯稱:“這種皰疹病毒是溶瘤腺病毒,,意思就是它能消除腫瘤。但我們現(xiàn)在想要做的是,看看它是否能夠被設計用于增強免役系統(tǒng)而又不會出現(xiàn)轉移”,。
庫索拉斯現(xiàn)在正與世界知名的癌癥免役學權威阿古斯都·奧喬亞進行合作,。奧喬亞目前還擔任斯坦利·S·斯科特癌癥中心的臨時負責人,該癌癥中心是新奧爾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兩位科學家正致力于皰疹病毒的第二階段研究,,他們資助主要來自于路易斯安那癌癥研究協(xié)會。
德國生物科技公司MediGene也在從事類似的皰疹病毒研究,,且它的研究已進入針對肝癌的臨床試驗第三階段,。庫索拉斯稱:“德國MediGene公司的研究已經(jīng)卓有成效,他們的試驗預計將在6個月內完成”,。然而,,庫索拉斯認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研究的皰疹病毒已經(jīng)過改良,其能力將超過德國MediGene公司所研究的病毒,。他稱:“我們所設計的病毒能夠在癌細胞中更好地得以傳播,。它可以使癌細胞熔合到一起,以便病毒能夠更有效地消滅這些細胞,。這種病毒還可用作向其它基因表達信息的媒介物,。我們能夠在病毒中嵌入多種基因來增強它的消除腫瘤能力”。
庫索拉斯最近出席了在希臘薩洛尼卡召開的第4屆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國際會議,,他在會上就此項令人興奮的新研究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該研究的部分內容也發(fā)表在2007年5月出版的《人類基因治療》雜志上。庫索拉斯稱:“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單純使用藥物是無法治療癌癥的,。如果我們還想繼續(xù)推進此項研究的話,我們就不得不尋求新的和創(chuàng)新立異的基因療法”,。
此項研究目前正處于臨床前試驗階段,。作為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Baton Rouge)的路易斯安那工程技術中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Qyntessa Biologics正準備嚴格按照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標準生產(chǎn)這些皰疹病毒,。這一標準又稱為“良好制造規(guī)范”或GMP,。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獸醫(yī)學院、斯坦利·S·斯科特癌癥中心將與Qyntessa一起進行第一階段皰疹病毒人類試驗,,以獲取初始的毒物學評估,。第二階段試驗將在少數(shù)病患身上進行,第三階段試驗則將推廣至100到200名病患,。據(jù)悉,,科學家們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到達第三個檢驗階段。為這些研究提供財政支援的機構主要包括: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路易斯安那州生物技術計劃評議委員會,、路易斯安那州癌癥研究協(xié)會以及新奧爾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路易斯安那州基因治療計劃,。
英文原文鏈接參見: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10/071016093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