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療現(xiàn)有藥物的耐藥性和高毒性兩大缺陷被攻克了,!克星是一位在校大學生。
日前,,哈爾濱醫(yī)科大學2001級基礎醫(yī)學七年制學生鐘國才,,以此成果在第十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摘獲生物學領域為數(shù)不多的一等獎。
了解鐘國才的人都說,,天道酬勤,。
鐘國才對科研的熱愛由來已久。剛進大學,,就加入了生化課外科研活動小組,。大三下學期,凌虹老師的微生物課使他著了迷,。暑假,,他申請進入了凌老師的實驗室,和研究生一起做實驗,。大家交流最新科技信息,,進行熱烈的討論。但當時的鐘國才在科研的王國表現(xiàn)得很茫然,。為此,,凌老師為其開了一個“處方”——先做綜述。鐘國才在凌老師給出的諸多題目中選擇《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進展》作為方向,。接下來的日子,,他埋頭于艾滋病資料的查找中。為了獲取關于艾滋病深層次的信息,,他花費大量精力查閱了90余篇英文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做完《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進展》綜述后,,艾滋病的基礎知識,、背景知識以及艾滋病疫苗情況全部爛熟于心,。2005年,綜述發(fā)表在核心期刊《中國艾滋病性病》上,,這使他脫穎而出,。
2005年末,凌虹老師課題組HIV-1包膜(Env)蛋白表達遇到了難題,。鐘國才作為課題組的非正式成員參與了攻關,。在此過程中,他偶然被當年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所啟發(fā),。隨后,,他查閱了最近10年研究蛋白寡聚化和HIV-1病毒Env蛋白結構的文獻,從中發(fā)現(xiàn),,HIV-1病毒表面有一個非常脆弱的結構可能就是新型抗HIV-1藥物良好的靶點,。
一個大膽的想法躍入鐘國才的腦海:能否設計一種藥物,剛好能夠破壞病毒的脆弱結構,,從而阻止病毒侵入機體細胞,?他很快了解到,這類藥物1998年就有人著手開發(fā),,但至今尚沒有一種上市,,甚至沒有一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在這方面還留有探索的空間,!
雀躍之余,,鐘國才進一步探究,是什么使開發(fā)此類藥物的工作進展如此緩慢,?經研究,,鐘國才總結出開發(fā)此類藥物亟需解決兩大難題。而2005年美國科學院院刊上那篇文章的結論似乎剛好可以為破解其中一大難題提供思路,。他集中精力針對剩下的難題查閱研究了大量文獻,。最終,兩大難題的解決辦法都被他挖了出來,。
今年11月,,鐘國才的作品《HIV-1融合抑制多肽mNHRHPPs/mNHRnHPPs及基于mNHRHPPs的小分子融合抑制藥物高通量篩選平臺》,在全國“挑戰(zhàn)杯”中一展風采,,得到評委的一致贊揚,。這個來自四川家境貧寒的小伙子,向著科學殿堂邁出了堅實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