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金迪克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經過5年研究,,建立了人類已知病毒和部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組特異性探針數據庫,開發(fā)出能夠檢測數百種病原微生物的高密度微陣列芯片,。
專家指出,,
這套系統可以快速鑒定出在人類生活中“搗亂”的病原生物,迅速鑒別出不明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為在全國建立病原生物監(jiān)控系統奠定了重要基礎,。
艾滋病病毒、美國西尼羅河病毒,、禽流感病毒、SARS冠狀病毒……目前與人類疾病相關的主要病毒有500多種,,而新病毒還在不斷出現:自1973年以來,,人類就發(fā)現20多種對人致病的新病毒。面對越來越多的病毒,、細菌等病原生物,,人類還缺乏有效監(jiān)控手段,。目前常用的核酸檢測,、血清學檢測等方法,,不能同時檢測多種病毒,,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建立一種快速靈敏,、同時能檢測多種病毒的方法顯得十分迫切。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飛速發(fā)展的生物芯片技術(微陣列技術)提供了可能,。由于這一技術將大量探針同時固定在一塊“芯片”上,,一次可對大量生物分子進行檢測分析,從而克服了傳統方法技術復雜,、自動化程度低,、檢測分子數少等不足之處。2003年,,美國科學家正是利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術,,在數小時之內率先發(fā)現了非典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