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長期以來,,氣候學家一直認為,,隨著地球溫度上升,大氣層將存留更多的水——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水分便增加7%。然而計算機模型的預測結果卻顯示,,隨著大氣層中水分的增加,,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時的降水量將增加1%到3%。研究人員曾經(jīng)推測——盡管大氣層中儲存著越來越多的水分——這種差異是由大氣層降水及蒸發(fā)速度減緩所致,。
但是這些計算機模型并沒有交出一份完美的“成績單”,。當使用它們模擬過去20年的氣候模式時,這些模型不但低估了降雨量,,同時遺漏了一些重大的氣候事件,,例如1998年發(fā)生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因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羅莎市一家衛(wèi)星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遙感系統(tǒng)”——的物理學家Frank Wentz和同事放棄了對這些計算機模型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他們通過分析來自6顆衛(wèi)星的真實歷史數(shù)據(jù),對大氣層中的總水量,、降水量,、蒸發(fā)量以及地球氣候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變化完全符合大氣層中的總水量情況——全球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降水量與蒸發(fā)量增加6.5%。這意味著隨著大氣層變得越來越“濕”,,蒸發(fā)與降水作用并沒有減緩,。研究小組在最近的《科學》雜志網(wǎng)絡版上報告了在這一研究成果。
然而不要指望這會減少全球的干旱災害,。研究人員指出,,全球的年降水總量變化非常大。而因全球變暖導致的降水增加將分布在很廣泛的地區(qū),。Wentz說:“在熱帶地區(qū),,降水量可能會達到65毫米;而在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qū),,可能只有幾毫米,。”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的氣候學家Brian Soden表示,這項研究首次對當前氣候模型有關降水量的預測精度提出了質疑,。他說:“全世界正在使用的氣候模型達數(shù)十個之多,,而每一個氣候模型所預測的降水量增長幅度都遠遠小于這項研究得出的結果。”此外,,Soden強調,,他們以前使用的歷史記錄都存在誤差,。他說,改進這些氣候模型將有助于氣候學家更好地預測未來的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