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科學家、被稱為“克隆牛之父”的楊向中博士在動物克隆研究上又有驚人發(fā)現(xiàn),,其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證明“分化細胞可用于動物克隆,,其效率可以優(yōu)于成體干細胞”的成果再次引起轟動。該研究解答了克隆效率低下這一困擾科學家們長達10年的世界性難題,。美國東部時間2006年10月1日,,《自然遺傳》雜志將發(fā)表署名文章,向全世界宣布這一驚人發(fā)現(xiàn),。
楊向中
生于我省魏縣,,現(xiàn)為美國康州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康涅狄格州再生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作為多年的朋友和河北老鄉(xiāng),,本報記者得知這一消息后當即連線遠在美國的楊向中表示祝賀。在談到本次重大發(fā)現(xiàn)時,,楊向中說,,1997年世界第一頭克隆動物“多莉”羊誕生,迄今已有10多種哺乳動物相繼克隆成功,,但是克隆的效率一直低下,,成為困擾研究克隆的科學家們的主要問題。很多學者提出假說,,認為效率低下是因為只有當細胞群體中比例很小的成體干細胞被選中時才可能克隆成功,,因此克隆的低效率實際反映了成體干細胞在細胞群體中的低比率。而在研究過程中,,因為使用血液顆粒細胞進行克隆生出了小鼠,,且這兩只小鼠是全球首例使用終極分化的體細胞通過一步克隆法生出的哺乳動物。這個結果首次證明分化細胞的克隆效率可以優(yōu)于成體干細胞,,對學界現(xiàn)有假說提出挑戰(zhàn),,同時也對爭論近10年的“多莉”羊來源的問題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研究證明,,來自徹底分化的細胞是可以克隆出動物的,,說明“多莉”羊及其他應用體細胞進行核轉殖所生產(chǎn)的動物完全可能是來自已分化細胞的“克隆”。按照本研究中的克隆效率換算,,很難讓人相信“多莉”羊來自于成體干細胞,。兩位科學家表示自己也對發(fā)現(xiàn)徹底分化的體細胞具有更高效率感到訝異,他們重復了6次實驗才最終確認這項發(fā)現(xiàn),。這個結果對認為成體干細胞是成功生產(chǎn)克隆動物的必要條件的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據(jù)楊向中介紹,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是徹底分化的體細胞,,例如血液顆粒細胞,,也完整地保持了形成個體的所有遺傳信息,,可以支持胚胎發(fā)育成為個體。本實驗為世界首例使用終端分化細胞一步克隆獲得成功,,被認為是克隆技術的重大突破,。該結果亦對癌癥干細胞研究有啟發(fā)意義。
人物簡介
楊向中,,生于1959年7月31日,,籍貫河北省魏縣。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1987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動物科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得康奈爾大學動物科學博士。現(xiàn)擔任美國康州大學再生生物學中心主任,、動物科學系教授,。他領導的實驗小組于1999年克隆了美國的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楊向中實驗室和其他研究所合作,,1998年用一頭公牛的耳皮膚細胞克隆了四頭后代,,是世界首例雄性動物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