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加拿大研究人員初步開發(fā)出一種針對遺傳性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疫苗,并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延長了老鼠的壽命,。
日本滋賀醫(y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yōu)槌錾蟮冢保眰€月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就會發(fā)作,、平均壽命僅有約13個月的實驗鼠注射了這種疫苗。結果發(fā)現(xiàn),,接受疫苗注射后,,實驗鼠發(fā)病時間可以比未用疫苗的對照組實驗鼠推遲約20天,壽命也會延長約30天,。
研究人員稱,,合成“SOD1”酶的基因被認為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發(fā)病有關。他們的研究顯示,,原本應該存在于細胞質內的“SOD1”酶會因為基因突變而“轉移”到細胞外,,使運動神經受損,從而逐漸引發(fā)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
研究人員利用大腸桿菌進行轉基因操作,,合成了不發(fā)揮作用的“SOD1”酶,以此為主要成分制成疫苗并注射到實驗鼠體內,。這種疫苗主要和變異型“SOD1”發(fā)生反應,,使后者不能發(fā)揮作用。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是一種導致運動神經元細胞逐漸退化死亡的疾病,,其中約10%為遺傳性病例,。患者早期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手足無力或下肢痙攣,,隨后疾病會漸漸擴散到全身的主要肌肉,,病人最終可能會因呼吸困難而死亡。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就是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