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克羅恩病患者無論是否接受單抗英夫利昔單抗(腫瘤壞死因子α單抗)治療,,其新發(fā)生腫瘤的危險并沒有顯著性差異。在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期間,,該研究納入11個炎性腸病中心的404例克羅恩病患者,。患者均接受英夫利昔單抗治療,,用藥指征為中重度克羅恩病(活動指數(shù)為220~400),,即瘺管形成或難治性或激素依賴患者。
英夫利昔單抗用量為5 mg/kg靜脈注射,,瘺管形成患者腔內(nèi)給藥1次或3次加3次靜脈注射,。用藥次數(shù)的中位數(shù)為3次(1~30次),,其中179例用藥次數(shù)在3次以上,。
結果顯示,在404例接受英夫利昔單抗治療患者中,,9例新發(fā)腫瘤(2.22%),,分別為膽管癌(1例)、乳腺癌(3例),、皮膚癌(1例),、白血病(1例)、喉癌(1例)和肛門癌(2例),。
在配對組中,,7例發(fā)生腫瘤(1.73%),包括盲腸癌(2例),、直腸癌(1例),、基底細胞癌(1例)、棘細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和乳腺癌(1例),。兩組腫瘤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0.40)。對年齡進行校正后,,兩組生存曲線也無顯著差異,。此外,兩組新發(fā)生腫瘤的中位診斷年齡相似,,英夫利昔單抗治療組為50歲,,未接受英夫利昔單抗治療組為45歲(P=0.50)。
研究者認為,,需要增加隨訪人數(shù)和延長隨訪時間,,以便進一步證實該研究的結果,。
據(jù)報道,荷蘭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靜脈注射重組的抗人γ干擾素(IFNγ)抗體fontolizumab治療中重度克羅恩病的臨床有效率和臨緩解率高,,且患者耐受性好。
據(jù)了解,,該研究納入133例活動指數(shù)(CDAI)為250~450的中重度克羅恩病患者(年齡為18~70歲),。患者被隨機分為安慰劑組和fontolizumab 4 mg/kg組及10 mg/kg組,。其中42例患者接受單次治療,,91例患者接受分別在第0天及第28天進行的2次治療。觀察指標包括安全性,、臨床有效(CDAI降低至少100分)或緩解(CDAI≤150)率,。
結果顯示,在第1次用藥后28天,,fontolizumab及安慰劑治療的臨床療效無顯著差異,。
在接受二次fontolizumab治療的患者中,研究開始后56天,,fontolizumab組臨床有效率是安慰劑組的2倍(fontolizumab 4 mg/kg組為69%對32%,,P=0.02;10 mg/kg組為67%對32%,P=0.03),。56天時,,對照組、fontolizumab 4 mg/kg組和10 mg/kg組的臨床緩解率分別為27%,、41%和53%,。
分層分析顯示,在第28天,、42天和56天,,fontolizumab 10 mg/kg組患者C反應蛋白較安慰劑組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