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上百只舊世界驢子的DNA,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忠心耿耿地為人類付出勞力的動物,,是起源自非洲的,,并且兩度讓人類給馴化。
動物的馴化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關(guān)鍵,。肉用動物先被馴化,,牛、綿羊,、山羊和豬在差不多1萬1千至1萬年前就給馴化了,。用于負重和載人的動物如馬、驢和駱駝次之,,在差不多5千年前馴化,。驢子(Equus asinus)體型雖然比馬小,但是負重能力和飼養(yǎng)的難易度都比馬優(yōu),。驢子的最古早遺駭來自6至5千年前的埃及,,稍晚出現(xiàn)在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脊艑W家和人類學家一直為第一頭驢子究竟從何而來爭論不休,。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和猶太法典都提到了驢子,,迄今驢子還被商旅和農(nóng)人負載重物,。為了解決這個爭論,法國Univ. Joseph Fourier的Albano Beja-Pereira等人決定利用遺傳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他們從歐洲,、非洲和亞洲的52個國家收集了256只驢子的線粒體DNA,,然后利用分子演化學的方法分析,,發(fā)現(xiàn)驢子可分為兩大家族,一支在亞洲,,另一支在非洲,。雖然還不確定那個支系較古老,不過驢子顯然是來自非洲的,,排除了亞洲的「半驢」--蒙古野驢(Equus hemionus)和西藏野驢(Equus kiang)是馴養(yǎng)驢子祖先的可能性,。進一步的分析還發(fā)現(xiàn)非洲的野驢又可分為兩個家族,一支是努比亞野驢(Equus asinus africanus),,生活在蘇丹和南埃及,;另一支索馬利驢(Equus asinus somaliensis),來自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厄立特里亞,。這兩群驢子在8萬年分家,,在人類在6千年前馴化牠們時,就已經(jīng)分為兩個亞種了,。Beja-Pereira等人還發(fā)現(xiàn)人類也是分別各自馴化這兩個亞種的,。
法國巴黎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的Jean-Denis Vigne表示,這個研究對馴養(yǎng)動物的起源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馴養(yǎng)動物是在中東給馴化的,,Uppsala Univ.的Carles Vila指出。和其它大多數(shù)牲畜一樣,,驢子的馴化也只有寥寥數(shù)次而已,。
原文:
Beja-Pereira, A. et al. African Origins of the Domestic Donkey. Science, Vol 304, Issue 5678, 1781 , 18 June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