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正在將生命的種子撒播到整個銀河系。微生物可以像乘坐宇宙飛船一樣搭乘細微的塵埃顆粒,,以太陽光線的推力為動力做著人類不敢想象的太空旅行,。
生命可以“飛”到整個宇宙
對于生命的起源,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實驗建立起各種假說來解釋,。195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米勒和尤瑞以“電弧燒灼有機湯的實驗”向人們證明地球可以自發(fā)產(chǎn)生生命:自然界的放電現(xiàn)象促使大氣中彌漫著的甲烷、氫氣,、氨和水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并產(chǎn)生了核酸、糖之類的復雜有機分子,,進而逐漸孕育出了地球生物,。但也有科學家從流星體中找出70多種核酸,與地球生命核酸進行結(jié)構(gòu)比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8種能完全吻合,,這卻證明了地球生命的構(gòu)成物質(zhì)可能源自太空的觀點。生命究竟來自何方,?這個問題直到今天科學家們?nèi)栽跔幷摬恍?,但有一點已形成共識,那就是,,生命的確可以在宇宙間旅行,!當居住生命的行星與其它天體發(fā)生碰撞時,飛濺的石塊將會攜帶活的生命體散落進茫茫宇宙,,這些深度凍存的休眠孢子因此就會落到另外的某個世界,。
當然這還需要有兩個前提條件:在這樣的行星生命大飛奔中,,微生物休眠孢子必須經(jīng)得起隕星猛烈的沖擊而不死亡,并獲得足夠的能量脫離行星引力奔向太空,;然后這艘生命的諾亞方舟離開太陽系,,并有幸登陸到一顆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上,而且這段在太空中遨游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穿行于太空中的高能射線流將會把隕石星上的任何生命有機體烹熟,。美國天文學家威廉姆·奈培說:“一般來講,從太陽系進入其它星系的任何石頭都不會攜帶活的生命有機體,。但是,,如果脫離地球的微生物能夠非常迅速地逃離太陽引力的束縛,例如當它們搭乘的隕石飛船是最微小的塵埃時,,它們是有存活的可能的,。”
有驚無險的起航
大約40億年前,地球曾遭遇一群彗星和小行星的撞擊,,這場轟擊前后持續(xù)了數(shù)億年,。這場劫難會對早期地球生命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呢?科學家在實驗室模擬了彗星撞擊地球的過程,,結(jié)合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早期地球上的微生物孢子體仍然經(jīng)受住了隕星濺落時的劇烈沖撞,,并在高溫高壓下頑強存活。隕石撞擊地球時,,一些隕石碎塊粘住了部分具有非凡耐受力的微生物孢子體,,然后借助于強烈的反彈力沖出地球引力圈,再次回到太空,。地球和它的姊妹行星在圍繞太陽公轉(zhuǎn)時,,都要穿越太空中由黃道帶塵埃組成的細小顆粒云層,這種塵埃云中的塵埃都來自于小行星相互碰撞產(chǎn)生的和彗星沿途撒落的碎屑,。這些塵埃不停地與從地球上反彈來的大隕石撞擊,、摩擦,使它們逐漸被磨小,,直至消失,,這就是所謂的沙爆現(xiàn)象。威廉姆·奈培估計,,塵埃云的沙爆過程可以在2萬~20萬年的時間內(nèi)將一塊直徑一米的大礫石消磨得無影無蹤,,而彗星破碎后對塵埃云的加厚,可以使沙爆的力量增加數(shù)倍,,這樣,,沙爆一顆大石頭其實不超過五百年,。從地球上濺落到黃道塵埃云中的隕石,,完全能夠在微生物孢子受到致命傷之前就已經(jīng)裂解為塵埃粒,,變成一艘輕型的宇宙飛船攜帶著生命向太空四處游弋。
迅速的陽光之旅
一顆直徑不到1/10毫米的塵埃顆粒完全有能力攜帶微小的生命,,而僅僅憑太陽光子輻射的推力足以將如此細小的“宇宙飛船”迅速吹出太陽系,,這個力與我們?nèi)祟惐旧硪苍谘兄频奶柗珓恿υ慈绯鲆晦H。太陽帆也許是將人造航天器帶到宇宙深處最理想的工具了,,在這一點上人類的先見之明與自然的魔法竟然不謀而合,。
這個塵埃宇宙飛船究竟有多快呢?從地球上起航,,在70萬年內(nèi),,可以旅行完60光年的路程!這個路程之中早已經(jīng)過了幾個恒星驛站,。所以,,實際上我們的地球已然被一個巨大的太空“生物圈”包圍著,那些生物在微石粒上以冰凍狀態(tài)睡眠,,在太陽系內(nèi)外悠然自得地進進出出,。對于生命,我們的太陽系根本不能封閉什么,,它看起來像一個有一定孔徑的漏篩,。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當它穿過那些誕生恒星的巨大塵埃云時,,正是地球向太空播撒生命種子的好時機,。根據(jù)威廉姆·奈培的估計,穿越期間地球?qū)⑾驂m埃云撒下三萬億億(3×1022)個微生物,。自從地球生命出現(xiàn)以來,,這種大規(guī)模播撒生命種子的穿越大約發(fā)生了五次,因此,,這些地球微生物要找到一顆類地球外星著陸并生存下來是一件很容易成功的事情,。
搜索外星人策略將重大改變 主動發(fā)射探測信號
近日哈佛大學探測外星智能生物(SETI)研究人員表示,由于現(xiàn)代電視廣播技術日益發(fā)展,,新技術使得人類向外層空間的無線電波輻射逐漸減弱,,如果真有外星智能也利用無線電波在宇宙中探測其他智能生物的話,人類就好像隱身了一樣,,今后的地球在宇宙中將很難被其他外星生物發(fā)現(xiàn),。
同時研究人員也表示,這種觀點對于搜索外星生命(SETI)來說也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是一個好消息,。其它星球上很可能也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地球上的人類觀察者們應該考慮借此來調(diào)整已有的探測方法,以保證能更加有效地搜索到外星生命,。
科學家表示到目前為止,,當宇宙中恒星周圍的行星天體釋放出來大量無線電信號時,,人類都會將其視作是有外星智能生物存在的有力證據(jù)。對于外星人探測地球人類來說也是同樣道理,。有研究稱,,傳統(tǒng)的電視廣播天線每向外輻射一兆瓦特的信號,無線電波就會向太陽系以外傳輸將近50光年的距離,。人類電視廣播信號其實也正在向外星人展示地球生命活動的大量信息,。
但是這種情況正在迅速改變。越來越多的電視節(jié)目正在采用有線方式對外傳輸,,對外幾乎沒有無線電波泄漏產(chǎn)生,。采用衛(wèi)星方式直接廣播的信號,每個頻道也只有不到20瓦特的功率,,并且所有能量都高效地集中到地球上的某個特定區(qū)域里,,信息很難被外界探測到。研究人員根據(jù)這種觀點得出結(jié)論,,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變化,,不久以后地球?qū)⒑茈y再被外星生命通過無線電信號探測到了。
不過科學家同時也表示,,這項研究也給人們在外星生物搜索策略上提出了不少建議,。對于地球上的觀察者來說,既然被動監(jiān)聽外星智能無意間泄漏的信號難以奏效,,到不如主動發(fā)射探測信號來得更直接,,這樣探測也許效果會更明顯。
國際上某些研究項目已經(jīng)開始采用類似的搜索策略進行探測了,,向宇宙中恒星附近區(qū)域發(fā)射高能光學信號進行探測似乎就是非常有效的替代方法,。科學家認為軍事上對激光的研究已經(jīng)能夠保證信號達到足夠的強度,,這種技術如果能夠得以應用,,在浩瀚的宇宙中應用光學信號探測外星生命還是可行。
哈佛大學的物理學研究人員表示,,由原子能作為動力產(chǎn)生的激光脈沖信號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達到太陽光強度的10000倍以上,,利用相同的原理他們正著手設計一個全新的太空望遠鏡,今后將很可能會被用于外星智能的探測研究中,。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力分校的著名天文學家杰夫瑞-馬西教授還提出了另一個更為大膽的創(chuàng)新構(gòu)想,,他表示也許一天人們可以在距離太陽500個天文學單位的焦距位置停放探測器裝置,利用太陽的重力透鏡原理來建造一個更大的重力聚焦望遠鏡系統(tǒng),,到那時對外星生命的搜尋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