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世界首個獲得新藥證書的基因治療藥物“今又生”(Gendicine)的歸屬,,新的戰(zhàn)斗再次爆發(fā),。只不過,,這一次主戰(zhàn)場是在美國,。
就在深圳賽百諾提起訴訟,要求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今又生”之父彭朝暉向該公司歸還自己名下的“今又生”專利的官司在深圳耗時20個月仍然沒有等到判決結果時,,主導這場訴訟的賽百諾大股東奔達制藥公司在美國反遭起訴。
2010年初,,奔達公司第二大股東美國Pope 資產管理公司起訴奔達資不抵債,,要求對其進行清算和接管。3月31日,,這一官司在奔達位于美國的注冊地特拉華州高等法院開庭,。
盡管至發(fā)稿時間為止,法庭還沒有做出判決,,但是情況看似分明。
2009年7月,,Pope等六個奔達公司的股東在紐約高等法院起訴奔達,,要求其償還約800萬美元可轉債。2009年10月17日,,紐約高等法院判決奔達公司須歸還該可轉債,。盡管奔達的股價在2010年初從長期徘徊的每股2美分左右漲到了7美分,但是總市值仍然不過700萬美元,。
2006年,,湖北奔達制藥憑借其即將收購賽百諾的美好愿景,在美國柜臺交易(OTCBB)上市,,并收獲了超額融資,,總認購額高達 4000萬美元。而在奔達上市4年后,,其股價已經掉到因為區(qū)區(qū)的800萬美元債務就有可能被清盤的地步,。
“而一旦奔達被清盤,它潛在的最優(yōu)良資產賽百諾也自然會被易主到Pope和美國其他戰(zhàn)略投資者那里,,賽百諾屢屢受挫的國際融資將最終通過這種曲線的方式來實現,。”彭朝暉告訴《科學新聞》。
命運多舛
彭朝暉與奔達控制的賽百諾已經在2008年公開決裂,。而“今又生”這一中國為數不多的世界首創(chuàng)藥物也在雙方的拼爭中命運坎坷,。
作為基因治療的一種主要形式,,“今又生”主要利用病毒載體傳遞一個正常功能的p53基因,這個基因主要起到抑制腫瘤的重要作用,。人類50%以上的腫瘤是由p53基因的不正常表達引起,。p53不僅能激活DNA修復蛋白質,如果DNA遭到破壞,,它還能抑制細胞增長,;而且,如果不能修復被破壞的DNA,,它還能誘導細胞死亡(凋亡),。
彭朝暉在1998年初創(chuàng)立了深圳賽百諾。在得到了政府,、國有企業(yè)和私人投資者的大力支持后,,1998年中賽百諾啟動了“今又生”的臨床試驗。
經過5年努力,,2003年末,,“今又生”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個基因治療藥物的新藥證書,當時,,彭朝暉被譽為民族英雄,。
盡管被寄予厚望,“今又生”沒有達到預期的龐大銷售額,,而賽百諾則陷入了財務困境,。2006年11月,賽百諾被奔達兼并,,并購價僅為1500萬美元,。2007年,“今又生”的銷售額增至500多萬美元,,盡管仍遠遠低于預期的巨大收益,。
但是,2008年6月,,彭朝暉與大股東奔達的沖突導致他辭去了賽百諾的職務,。彭朝暉指責靠原料藥和中藥起家的奔達不懂得生物制藥,屢屢出現的管理失誤又導致了“今又生”生產工藝不達標,,甚至在2008年6月被吊銷了GMP生產證書,。
奔達的GMP生產證書已于2009年8月被恢復。但是由于GMP風波和彭朝暉與奔達的交惡,,2008年,,市場剛剛有所起色的“今又生”銷量又迅速下滑,銷售額從576萬美元直降到277萬美元。這一結果已經足以把奔達的股價從幾美元拉到幾美分這個量級,。
而且,,“由于奔達方面不愿意放棄大股東的地位,導致賽百諾幾次國際融資來發(fā)展‘今又生’(主要通過擴大臨床試驗適應癥)的工作都功虧一簣,。”彭朝暉說,。他一直認為,“今又生”的銷售不利與它被批準的臨床適應癥(只有鼻咽癌一種)太少有關,。盡管基因治療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由于醫(yī)生們不敢貿然將其應用在其他癌種上,所以導致銷售不暢,。此外,,作為一類新藥,“今又生”也無法被醫(yī)保所負擔,,3380元一支的昂貴價格也讓很多病人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