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眼藥門”調查結果公布三天之后,,曾被懷疑為導致患者眼部并發(fā)炎癥元兇的藥品—羅氏“安濰汀”于2010年9月25日宣布上市,這比原定的上市時間還有所提前,。
9月6日、8日,,共有兩批116名患者到上海市一院眼科接受阿伐斯汀(Avastin)藥品注射,,其中61名患者出現眼部紅腫、視力模糊等癥狀,,先后住院接受治療,。
阿伐斯汀是跨國企業(yè)羅氏制藥旗下的產品,2004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上市批準,。今年5月,,阿伐斯汀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上市批準,商品名為“安維汀”,。9月25日,,羅氏公司宣布,作為中國大陸首個引入的抗腫瘤血管生成腫瘤治療藥物,,安維?。?貝伐珠單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SFDA)批準,,用于聯合以5-氟尿嘧啶為基礎的化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并已于近期正式登陸中國大陸市場,。而羅氏公關部門在9月10日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安濰汀計劃上市時間為2010年10月。
問題是,,安濰汀在中國獲得批準的只有一個適應癥,,即轉移性結直腸癌,這意味著該藥在國內合法的適用范圍僅為直腸癌治療,,而非眼疾,。而且截至9月24日,安濰汀在中國的上市還沒有真正啟動,,也就是說,,此前中國大陸市場出現的阿伐斯汀均為非法途徑所獲。
9月22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下稱上海藥監(jiān)局)發(fā)布通報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下稱市一院)眼科事件發(fā)生后,經羅氏公司總部和上海藥品鑒定機構分別對查獲的四瓶藥品的包裝材料,、說明書和產品品質進行鑒定,,確定在市一院造成本次事件的、標示為羅氏公司生產的,、批號為B6001B01的Avastin藥品為假藥,。
但本次通報并未說明造成這次事故的“假藥”,是有人冒用原生產企業(yè)名字生產的假冒藥品,,還是經由非法渠道進入醫(yī)療環(huán)節(jié)的藥品,。按照現行法律規(guī)定,不合手續(xù)和渠道不正當,,都屬于“假藥”,。
雖然上海藥監(jiān)局表示已將案件送往有關部門立案偵查,但據財新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還存在一定數量不明來源的“阿伐斯汀”,,對于這批藥品如何定性和處理,現在尚未明確,。
實際上,,國內外不少醫(yī)生公認,將該藥品在獲得正式批準的用途之外(即“標識外使用”),,用于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科疾病治療,,性價比優(yōu)于目前市場上獲得批準的藥物。
鑒于此,,業(yè)內人士也有憂慮,,認為在本次調查結果尚不明晰的情況下,安維汀上市后各地醫(yī)院如果從患者角度出發(fā),,繼續(xù)將其作為眼科用藥,,會增添用藥安全上的不確定性。(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