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0月4日11時30分,,201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因“在試管受精技術方面的發(fā)展”而被授予該獎項。在試管嬰兒技術已給全人類帶來福音的今天,,愛德華茲的獲獎贏得科學界一片歡呼,。
首次證明受精可在體外完成
借助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人類似乎已經無所不能——將飛船送上月球,、派潛艇深入大洋,、建海堤填海造陸等,但人類也曾在危及自身繁衍的不孕不育問題上一籌莫展,。男方精子活性不高,、女方輸卵管阻塞、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精子與卵子不能正常結合等原因,,都會導致這一問題。英國《泰晤士報》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發(fā)達國家已婚人口的不孕夫婦比例高達10%,,在很多醫(yī)療條件差的發(fā)展中國家,這個比例可能更高,。
如果讓這個問題繼續(xù)發(fā)展,就足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繁衍,。以試管受精(IVF)技術為代表的人工輔助生殖技術,,成為解決這個難題的妙招。目前試管受精幾乎已成為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代名詞,,世界上首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已過而立之年,,全球通過這種方式出生的嬰兒超過400萬。愛德華茲和其他一些科學家功不可沒,。
根據(jù)諾貝爾獎官方網站資料,,世界上首例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可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當時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沃爾特·西普成功將一只雌兔的晶胚(生命尚未成形時在子宮內的存在形式)轉移到另一只雌兔的子宮內,。1959年英國科普期刊《自然》雜志報道了美籍華裔科學家張明覺(音)與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他們將體外受精的兔子受精卵移植到母兔體內,首次成功獲得了試管動物,。
1968年,,劍橋大學生物學家愛德華茲與曼徹斯特市皇家奧德姆醫(yī)院婦科專家帕特里克·斯特普托,決定聯(lián)手將試管受精技術應用于人類不孕不育治療,。他們的研究經曝光后引發(fā)軒然大波,。有人認為試管嬰兒技術是“對上帝造物的粗暴侵犯”,有人甚至危言聳聽地說試管嬰兒是“自原子彈以來最大的威脅”,,并要求社會大眾約束這兩位科學家的行為,。盡管面臨巨大壓力,兩位科學家還是率領他們的研究小組沖破層層難關。1965年他們在英國著名醫(yī)學刊物《柳葉刀》上發(fā)表論文,,1977年由兩人合作撰寫的文章登上了《自然》雜志,,他們宣稱人類試管嬰兒技術已經成熟。
愛德華茲與斯特普托的創(chuàng)造性,,在于否定了過去認為精子只能在女性生殖道內獲能(指精子獲得穿透卵子透明帶能力的生理過程)的錯誤觀念,,首次證明此舉是在男性生殖腺(附睪)內完成的。因此,,受精過程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手段在體外進行,。1978年,英國一對長年不孕的夫婦愿意接受體外受精手術,。愛德華茲及其同事成功地使用了試管嬰兒手術,,當?shù)貢r間1978年7月25日23時47分,世界上首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誕生了,,成為醫(yī)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試管受精技術已發(fā)展到第三代
路易斯的誕生并不意味著所有問題被解決了,包括愛德華茲本人在內的科學家們心懷忐忑,。嬰兒會正常發(fā)育嗎,?健康和智力狀況如何?成年以后能否自然生育,?路易斯自出生起便一直處在媒體關注下,,曾有媒體風傳她智力低下,但她通過努力多次在考試中得了“A”,,謠言不攻自破,。2007年12月20日,路易斯在當?shù)匾患裔t(yī)院順利產下一個男嬰,,這名男嬰到現(xiàn)在一切正常,。路易斯用親身經歷向世人展示了一名“試管嬰兒”的成長史,從此懷疑試管嬰兒“不正常”的聲音小了很多,。
1988年,,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婦產科張麗珠教授成功地實施了試管嬰兒手術,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了,。目前試管受精技術已普及,,當初的“試管嬰兒”很多都已成年,其中許多人像路易斯那樣有了自己的孩子,。
試管嬰兒技術目前已經十分成熟,,很多大型醫(yī)療機構都可以實施這類手術。一般來說,,試管嬰兒技術包括超數(shù)排卵,、取卵,、體外受精(10萬活動精子,1~3個卵子)和胚胎移植等步驟,。其技術要點是:先從卵巢內取出經過超數(shù)排卵誘導產生的卵母細胞,,經體外成熟處理后與體外獲能的精子結合而受精,然后在培養(yǎng)液中使受精卵分裂到8~16個細胞(桑葚胚期),,再擇機移植到子宮內妊娠,。